[發明專利]一種相控陣超聲波信號數據的三維轉換和融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36114.9 | 申請日: | 2018-05-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590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關雪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領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9/44 | 分類號: | G01N29/4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圓聿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鵬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維 轉換 相控陣超聲波 信號數據 融合 無損檢測數據 超聲相控陣 幾何空間 可重復性 缺陷分析 缺陷描述 缺陷識別 人為誤差 數據融合 原始數據 自動分析 聲束 可信 采集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相控陣超聲波信號數據的三維轉換和融合方法,包括:無損檢測數據采集,得到超聲相控陣原始數據;進行三維轉換;進行數據融合;進行缺陷分析。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能夠提升缺陷識別可靠性并提供更完備的缺陷描述信息;能將多個角度聲束信號在轉換后的幾何空間內進行科學融合;結果不受人為誤差的影響,具有可重復性,實現了高可信的自動分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超聲無損檢測數據處理和成像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相控陣超聲波信號數據的三維轉換和融合方法。
背景技術
超聲相控陣(PA)是一種先進的工業無損檢測技術(NDE),通過調整傳感器上獨立單元激發的延時模式,能產生不同的聚焦律。通過電子控制的方式改變超聲波波束的指向和聚焦。因此,能夠在探頭固定的前提下,實現多個角度和深度的掃查。
現有對超聲相控陣數據的分析技術主要包含:1D波形人工檢視以及波幅強度2D人工檢視;
1D波形人工檢視的原理示意圖如圖1所示,探頭在當前位置采樣,接收到的信號為回波賦值,如果聲束路徑上遇到缺陷,會有較強的回波信號,通過查找這樣的缺陷回波,識別被檢測物中的缺陷。
如圖2所示,波幅強度2D圖像是將掃查路徑上每個采樣位置的1D回波信號堆疊在一起,形成一個二維數組。將二維數顯示成一幅強度圖片,圖片上任意一點的像素包含一個強度標量,這個標量可以關聯到色譜,例如用藍色表示最小強度,用紅色表示最大強度。通過顏色映射,能夠將掃查區域顯示為圖像,如果聲束路徑上遇到缺陷,會有較強的回波信號,反映在圖像上,缺陷區域會有較強的顏色變化。通過觀察圖片的顏色信息,判定是否存在缺陷。
由于超聲數據本質上是一維時間-波幅強度信號,且由于聲波速度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也不同,因此無法將缺陷回波直接關聯到被檢測物的空間幾何位置。尤其是當掃查表面為非規則曲面時,無論是1D波形分析還是2D波幅強度圖像分析,推斷缺陷的位置都更為困難。相控陣超聲同時采集多個角度的聲束數據,隨著探頭位置的移動,這些聲束掃查的位置相互交叉,因此會有來自探頭在不同位置,不同聲束角度掃查被檢測物的同一區域,如何科學融合這些信號將成為難題之一,這使得基于1D波形分析和2D波幅強度圖像的分析方法不再適用。另外,由于相控陣超聲檢測的數據量非常大,因此,人工分析即便在某些特殊場合能夠采用,其分析效率和分析可靠性也將難以滿足要求,無法勝任在線檢測分析、高安全系統的應用需求。
綜上,現有的分析技術存在效率低、可信性差、無法直觀查看潛在缺陷、難以科學融合多通道數據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相控陣超聲波信號數據的三維轉換和融合方法,能有效的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為了實現以上發明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相控陣超聲波信號數據的三維轉換和融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無損檢測數據采集,得到超聲相控陣原始數據;
步驟2,進行三維轉換;
在時間空間域內對信號進行轉換;對于給定β角度的相控陣超聲回波信號上的距離探頭距離為R的一個采樣點,設為該聲束上第i個采樣點;記探頭當前位置坐標為xt、yt、zt,現將第p個采樣信號點轉換為和被檢測物匹配的三維物理坐標,記該點三維轉換后坐標為xp、yp、zp,根據三角幾何關系可得如下轉換公式(1),
其中λ=α+β+π是角度為β的聲束在物理坐標系下的轉角;R根據聲速、采樣頻率通過計算飛行時間得到;
設聲速為u,采樣頻率為f,該聲束上第k個采樣點對應的距離R計算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領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領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3611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