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孔雀飼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33487.0 | 申請日: | 2018-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06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方嘉城 | 申請(專利權)人: | 方嘉城 |
| 主分類號: | A23K50/70 | 分類號: | A23K50/70;A23K10/30;A23K10/37;A23K20/163;A23K10/12;A23K20/20;A23K20/147;A23K10/26;A23K10/20;A23K40/10;A23K20/105;A23K20/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7317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破碎 孔雀 混合料 桑葉 噴淋 飼料 晾曬 制備 發酵 野菊花 麥麩 飼料技術領域 蛋白質營養 黃粉蟲干粉 昆蟲引誘劑 酸堿調節劑 發酵物料 活體昆蟲 麥秸稈粉 密封容器 玉米淀粉 玉米桿粉 制備過程 蒲公英 晾干 蛋白粉 發酵液 礦物質 麥秸稈 內密封 牛骨粉 玉米桿 玉米葉 豬骨粉 葛花 苦菜 造粒 甘草 抗生素 封存 引誘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孔雀飼料的制備方法,屬于飼料技術領域。其包括以下步驟:采取桑葉,粉碎,將麥秸稈破碎成粉狀,將玉米葉連同玉米桿破碎成粉狀,將桑葉顆粒、麥秸稈粉、玉米桿粉混合后,加入玉米淀粉和麥麩,混合均勻后,加入發酵液,噴淋酸堿調節劑,然后裝到密封容器內密封封存2?3天進行發酵;將發酵后的物料經過晾曬,將晾干的葛花、蒲公英、甘草、野菊花和苦菜經過破碎后,加入到到晾曬后的發酵物料中得到混合料;將礦物質、蛋白粉、豬骨粉、牛骨粉和黃粉蟲干粉混合到混合料中,混合均勻后,噴淋昆蟲引誘劑,然后造粒即得。本發明制備過程簡單,成本低,避免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引誘活體昆蟲到飼料上,為孔雀增加蛋白質營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孔雀飼料方法,屬于飼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孔雀(英文名稱:Peafowls):僅2屬3種。孔雀屬包括2種,全長達2米以上,其中尾屏約1.5米,為雞形目體型最大者。頭頂翠綠,羽冠藍綠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別長,形成尾屏,鮮艷美麗;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鳥無尾屏,羽色暗褐而多雜斑。
棲息于森林的開闊地帶。雜食性。1雄配數雌。藍孔雀分布于印度和斯里蘭卡;綠孔雀分布于東南亞,中國僅見于云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數量稀少,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孔雀肉可食用,已人工養殖,白化品種稱白孔雀,全身雪白。剛果孔雀1936年才被發現,體長70厘米,雄性體黑色,頭頂具白色簇羽,雌性綠色和棕色。分布于非洲熱帶地區。
雜食性。以植物性飼料為主,也吃蝗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籃孔雀的養殖和消費成為受到大家追捧的項目,如果減少藍孔雀的生長周期,降低其死亡率以及提高藍孔雀的肉質以及產蛋率成為養殖中的重點,如何對孔雀飼料進行改良,成為養殖孔雀成敗的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孔雀飼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制備過程簡單,成本低,適合大規模化生產,得到的飼料天然無毒,營養豐富,巧妙的通過添加中藥來增強孔雀的體質,避免抗生素的使用,通過噴淋昆蟲引誘劑,可以引誘活體昆蟲到飼料上,為孔雀增加蛋白質營養,且提高了孔雀肉質的營養價值和鮮美程度。
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孔雀飼料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混料,采取桑葉,粉碎成平均直徑1-3mm的片狀顆粒,將麥秸稈破碎成粉狀,將玉米葉連同玉米桿破碎成粉狀,將桑葉顆粒、麥秸稈粉、玉米桿粉混合后,加入玉米淀粉和麥麩,混合均勻后,加入發酵液使得混合料中水分含量為30-40%,噴淋酸堿調節劑使得物料的pH為7-8,維持溫度為30-45℃,然后裝到密封容器內密封封存2-3天進行發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方嘉城,未經方嘉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334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長毛兔飼料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散養土雞飼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