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即時監控數據的農業生產多因素管理決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32795.1 | 申請日: | 2018-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146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籍延寶;李琳一;袁濤;馬超;姚鑫鋒;田明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5D27/02 | 分類號: | 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鉅芳 |
| 地址: | 20000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即時 監控 數據 農業生產 因素 管理 決策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即時監控數據的農業生產多因素管理決策系統,包括生產管理決策信息推送和即時數據,生產管理決策信息推送分別與農田環境感測控制器、農事操作控制器和農作物傳感器實現雙向連接,即時數據的輸出端分別與農作物生產數據、農田環境數據和農事操作數據的輸入端連接,涉及農業生產技術領域。該基于即時監控數據的農業生產多因素管理決策系統,解決了目前農業物聯網應用中的信息完整性不足,使得種植管理人員無需親自走到田間地頭巡查,實現了既能基于物聯網實時采集的數據進行環境數據報警,又能根據作物生育期和農事操作任務進行提醒,同時又能結合三方面數據進行綜合的推理決策,提高了生產管理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即時監控數據的農業生產多因素管理決策系統。
背景技術
農業生產是依據農業生產對象的不同,將農業分為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和副業,世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基本上分屬畜牧業和種植業;有些情況下,農民在自己田地上同時經營種植業和畜牧業,這樣的農業稱為混合農業,現有的農業生產技術能夠預先設定農田環境合理的閾值區間,通過物聯網采集的環境數據與閾值對比后進行自動化開閉卷膜、開閉風機等操作,也能夠通知管理人員目前的環境數據,同時當前的系統能夠根據既定的生產計劃進行通知管理人員某個時間節點執行相應計劃。
目前已有的生產管理決策系統只能根據環境數據來進行報警,或者只能按照既定的農事操作計劃進行通知預告,不能把整個生產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全部覆蓋并且即時的動態考量,也就是不能根據所有生產相關因素的即時動態變化綜合進行推理決策,最后把決策結果告知用戶,這在物聯網技術應用到農業的過程中產生很大阻礙。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即時監控數據的農業生產多因素管理決策系統,解決了目前農業物聯網應用中的信息完整性不足,使得種植管理人員無需親自走到田間地頭巡查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基于即時監控數據的農業生產多因素管理決策系統,包括生產管理決策信息推送和即時數據,所述生產管理決策信息推送分別與農田環境感測控制器、農事操作控制器和農作物傳感器實現雙向連接,所述即時數據的輸出端分別與農作物生產數據、農田環境數據和農事操作數據的輸入端連接,所述農作物生產數據的輸出端與農作物生長模型的輸入端連接,且農田環境數據的輸出端與農田環境模型的輸入端連接,所述農事操作數據的輸出端與農事操作計劃的輸入端連接。
優選的,所述農作物生長模型與農田環境模型實現雙向連接,且農田環境模型與農事操作計劃實現雙向連接,所述農事操作計劃與農作物生長模型實現雙向連接。
優選的,所述農作物生長模型、農田環境模型和農事操作計劃的輸出端均與生產管理決策信息推送的輸入端連接。
優選的,所述生產管理決策信息推送的輸出端與用戶的輸入端連接。
優選的,所述農作物生長數據與農田環境數據實現雙向連接,且農田環境數據與農事操作數據實現雙向連接。
優選的,所述農事操作數據與農作物生長數據實現雙向連接。
(三)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未經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327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室溫栽培環境自動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幼兒用碗具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