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的大數據網絡實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31363.9 | 申請日: | 2018-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688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喃;閆海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4L12/707 | 分類號: | H04L12/707;H04L12/733;H04L12/741;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華 |
| 地址: | 215500 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數據 網絡 實現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的大數據網絡實現方法,所述網絡包括連個以上的移動節點,一種數據由一個名稱唯一標識,一種數據由兩個以上的數據分片構成;如果一種數據包含N個數據分片,N為大于2的自然數,則每個數據分片由一個數據分片ID n1唯一標識,n1取值范圍1~N;移動設備通過本發明提供的方法能夠快速獲取大數據,從而降低數據通信延遲和代價,提高服務質量。本發明可應用于農業工程化、智能醫療等諸多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網絡實現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種高效的大數據網絡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大數據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各種新應用的不斷涌現,迫切需要提高大數據網絡的數據通信性能。近年來,很多研究工作致力于大數據網絡數據通信方法,以便使移動節點能夠快速獲取網絡服務。隨著大數據網絡技術的發展,大數據網絡數據通信方法會成為未來提供服務的一種模式。
目前,大數據網絡數據通信的實現模式是通過廣播來實現,因此延遲和代價都比較大,降低了網絡服務性能。因此,如何降低大數據網絡提供服務的延遲和代價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問題。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高效的大數據網絡實現方法。
技術方案: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效的大數據網絡實現方法,所述網絡包括連個以上的移動節點,一種數據由一個名稱唯一標識,一種數據由兩個以上的數據分片構成;如果一種數據包含N個數據分片,N為大于2的自然數,則每個數據分片由一個數據分片ID n1唯一標識,n1取值范圍1~N;
每個移動節點維護一個轉發表,一個轉發表項包含名稱域、橫坐標區間域、縱坐標區間域和生命周期域;如果一個轉發表項的生命周期衰減為0,則刪除該轉發表項;
移動節點通過查詢消息和查詢響應消息來建立轉發表項;一個查詢消息包含名稱域、消息類型域和廣播范圍域,查詢消息的消息類型值為1;一個查詢響應消息包含名稱域、消息類型域、廣播范圍域、橫坐標區間域、縱坐標區間域以及生命周期域,查詢響應消息的消息類型值為2;
數據C1由名稱NA1唯一標識,如果移動節點M1的轉發表中任何一個轉發表項的名稱域值都不等于名稱NA1,那么移動節點M1執行下述過程建立轉發表項:
步驟101:開始;
步驟102:移動節點M1發送一個查詢消息,該查詢消息的名稱域值為名稱NA1,消息類型為1,廣播范圍為0;
步驟103:移動節點接收到該查詢消息后,將該查詢消息中的廣播范圍域值遞增1;判斷該移動節點能否提供數據C1,且該移動節點在未來時間T1范圍內的移動區域為橫坐標區間[x1,x2]和縱坐標區間[y1,y2]定義的長方形,區間下限x1和區間上限x2為正整數且x1x2,區間下限y1和區間上限y2為正整數且y1y2,如果能則執行步驟104,否則執行步驟105;
步驟104:接收到查詢消息的移動節點發送一個查詢響應消息,該查詢響應消息的名稱域值等于該查詢消息的名稱域值,消息類型為2,廣播范圍域值等于該查詢消息中的廣播范圍域值,橫坐標區間為[x1,x2],縱坐標區間為[y1,y2],生命周期域值為T1,執行步驟107;
步驟105:接收到查詢消息的移動節點判斷該查詢消息中的廣播范圍域值是否大于預定值TS1,如果是,則執行步驟107,否則執行步驟106;預定值TS1設置的意義在于阻止廣播風暴;預定值TS1一般設定為網絡直徑,即任意兩個移動節點之間的最大距離,距離一般用跳數來衡量,一般設置為10;
步驟106:接收到查詢消息的移動節點轉發該查詢消息,執行步驟10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理工學院,未經常熟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3136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