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石墨電極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31358.8 | 申請日: | 2018-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40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亞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83 | 分類號: | C04B35/83;C04B35/84;C04B35/5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紹中 |
| 地址: | 037002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石墨電極 生產工藝 焙燒 浸漬 利潤空間 制造成本 機加工 石墨化 成型 主流 進口 | ||
1.一種新型石墨電極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00、配料
S110、原料,針狀焦、煤瀝青、環氧樹脂、碳納米管、焦炭、鋁粉;
所述的針狀焦采用煤系針狀焦;
S120、將焦炭、針狀焦放入煅燒爐中,通入保護氣,然后加熱到1250-1350℃,保持0.5-1小時,進行煅燒;
S130、將S120中煅燒后的針狀焦、焦炭進行破碎、細磨,使其粒徑不大于0.075㎜;
S140、將以下組分按照重量份數比均勻混合,S130處理后的焦炭4-6、S130處理后的針狀焦28-40、碳納米管6-10、鋁粉2-3;
S150、將S140中混合的粉料與煤瀝青、環氧樹脂按照以下重量份數比均勻混合10-15:1-2:4-6;混合時間1-2小時;
S200、成型
S210,將S150處理后的原料進行攪拌,且將原料溫度增加到180-260℃,攪拌1-2小時;
S220、將S210中混合后的原料冷卻至170-180℃左右,放入壓力機中通過10-12MPa壓實;
S230、將S220中壓實的原料通過30-35MPa的壓力壓緊,保持15-20min,同時抽真空;
S240、將S230中處理后的原料放入擠壓機中,加熱至100-120℃,通過10-12MPa的壓力進行擠壓,然后按照預設要求剪切成段,獲得生坯;
S300、焙燒與浸漬
S310、一次焙燒,將S240中切斷的原料放入焙燒爐中,對焙燒爐抽真空,通過1300℃高溫進行焙燒,獲得碳坯;
S320、清洗,將S310處理后的碳坯進行表面清理,主要是去除毛刺,然后通過高壓水槍清洗,最后烘干;
S330,將S320處理后的碳坯放入浸漬罐內,并預熱至260-380℃,保持6-8小時;
然后將浸漬罐抽真空,并保持40-50min,再將煤瀝青加熱至180-200℃后注入浸漬罐內使得碳坯完全浸入煤瀝青內;
然后,往浸漬罐內加入保護氣,直到氣壓達到1.2-1.5MPa后,保持1.5-2.8小時;
最后泄壓,排出煤瀝青,原料在浸漬罐內冷卻至室溫,取出并清理表面;
S340、二次焙燒,將S330處理后的碳坯再次放入焙燒爐內,通過700-800℃高溫進行再次焙燒,且充入保護氣,然后在焙燒爐內冷卻至室溫,取出清理表面;
S350、重復S320-S340兩次及兩次以上,每次檢查浸漬原料的浸漬增重率,
S400、石墨化,將S340處理后的原料放入內熱串接(LWG)爐內,充入保護氣體并加熱至2300-3000℃,保持9-20小時,使其石墨化;
S500、機加工,將S400處理后的原料進行機加工,直到達到預設尺寸,即制造出石墨電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石墨電極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S110中,所述的煤瀝青的軟化點為90-100℃,結焦值為≥55%,灰分≤0.20%;
所述的鋁粉純度為99.99%,細度為100-120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石墨電極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S120中,煅燒后的針狀焦真密度不小于2.12g/cm3,電阻率不大于500μΩ.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石墨電極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S140采用濕混。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石墨電極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S240中,在原料擠壓出料口按照20cm每段依次噴射如下溫度的水:90-100℃、70-80℃、30-40℃對擠出的原料進行分段冷卻。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石墨電極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S310中溫度變化如下:
0-800℃,70℃/min,達到800℃后保持1-2小時;
801-1300℃,40℃/min;達到1300℃后保持200-300小時;
焙燒完成后,停止加熱,在焙燒爐內通過以下降溫方式冷卻:
1300-900℃,50℃/min;
899-300℃,70℃/min,達到300℃后取出,然后風冷至室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3135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