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血測量儀及其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28840.6 | 申請日: | 2018-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035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31 |
| 發明(設計)人: | 沈健;潘楊君;王曉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廣州柔濟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黃磊 |
| 地址: | 51015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量儀 及其 測量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聚血測量儀,包括扁平的盆體,盆體內設有由圍邊圍成的聚集血液用的容腔;盆體的后側的圍邊以內設有兩個支撐臀部的坐墊,左右兩個坐墊之間設有溝槽,溝槽與容腔連通,坐墊低于圍邊;聚血測量儀還包括直接讀取血量的測量系統。本發明還涉及聚血測量儀的測量方法,將聚血測量儀墊在臀部,溝槽使私處位置避空,容腔內的血量由測量系統讀取。本發明對聚血器結構進行多方位改進,使用更舒適,防滲漏,直接讀取出血量,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和實用性,屬于醫療護理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護理領域,具體涉及聚血測量儀及其測量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測量產后出血量一般采用普通的聚血器,該聚血器為扁平的器皿,墊置于臀部下。這種聚血器有如下缺點:1.材質過硬,導致使用者使用接觸時造成不舒適感;2.使用過程中容易發生血液溢漏問題,醫護人員在使用時,稍不注意會導致產婦血液溢漏出器具,污染周邊衣物;3.使用后邊角位置清洗困難,醫護人員清洗時,由于邊邊角角處縫隙夾角較小,即使是使用毛刷也清洗比較困難;4.使用刻度標示量程不準確問題,采用最原始的刻度標示法,產品在刻度上存在較大誤差不說,人眼讀數更是誤差大,還有對放置平面平整度要求極高,進一步增加了精確快速獲取出血量的壓力。因此,現有的聚血器不能更好滿足孕產婦舒適度以及臨床工作的需求。因此,亟需一款專門針對性提高實用舒適性和快速準確測量出血量的聚血測量儀。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使用更舒適的聚血測量儀及其測量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聚血測量儀,包括扁平的盆體,盆體內設有由圍邊圍成的聚集血液用的容腔;盆體的后側的圍邊以內設有兩個支撐臀部的坐墊,左右兩個坐墊之間設有溝槽,溝槽與容腔連通,坐墊低于圍邊;聚血測量儀還包括直接讀取血量的測量系統。采用這種結構后,溝槽針對私處位置避空,不壓迫,不干涉,不阻礙;出血量可直接讀取。
作為一種優選,圍邊為矩形,轉角通過弧形平滑設置,圍邊的外側傾斜;坐墊的一側和坐墊的后端緊貼圍邊內側,在前后方向上,坐墊的長度為盆體長度的1/3-1/2;坐墊扁平,坐墊的上端面為與臀部貼合的弧形面。采用這種結構后,邊角使用弧形設置,弧形設置增大邊角處縫隙,方便醫護人員使用后徹底清洗干凈;提手孔的長寬高及圓弧位尺寸根據人體手指設計,方便醫護人員取用;坐墊采用弧形設計,貼合人體工學。
作為一種優選,容腔內設有多個阻擋血液流動的筋位,筋位包括直線段和圓弧段。采用這種結構后,作用是起到一定阻擋液體流動作用,有效減少液體在端起移動時由于良好流動性使得重力集中一側容易灑出的現象。
作為一種優選,筋位的數量為三個;第一個起始于前端圍邊的內側,從前往后延伸后,向一側偏擺;第二個起始于左側圍邊的內側,向右延伸后,向前方偏擺;第三個起始于右側圍邊的內側,向左延伸后,向后方偏擺;第一個筋位正對溝槽,第二個和第三個筋位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錯開。采用這種結構后,能有效阻擋液體流動。
作為一種優選,圍邊上設有一圈防撒筋,防撒筋的外側設有一圈邊槽;防撒筋上設有一個使防撒筋和邊槽阻攔的血液重新流回容腔的開口。采用這種結構后,增加整體的容量,避免了使用過程血液溢漏污染周邊衣物等,方便醫護人員使用后徹底清洗干凈和方便取用,增加實用性。
作為一種優選,接觸臀部的部位采用軟膠包膠處理;盆體的兩側設有提手孔位。采用這種結構后,選擇質地柔軟的硅膠/TPU/TPE等軟膠包膠材料,使用時候增加與產婦皮膚的貼合性,減少溢漏,防止弄臟周圍衣物,同時增加產婦的使用舒適感;包膠厚度以四周稍大于硬質部分材料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廣州柔濟醫院),未經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廣州柔濟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288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