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配器閥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17381.1 | 申請日: | 2018-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371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3 |
| 發明(設計)人: | 丁洋;朱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華東油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9/08 | 分類號: | B22C9/08;B22C9/10;B22C9/24;F16K27/00 |
| 代理公司: | 南通華發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662 | 代理人: | 孫騰 |
| 地址: | 226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配器 閥體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配器閥體,所述閥體的加工工藝:采用芯撐支撐防止砂芯變形、斷裂;采用強度較高的HACER80型號的型砂,并在主閥芯孔內放置φ5mm螺紋鋼作為芯骨,以增加主孔的抗彎強度,解決砂芯斷裂問題,同時實現控制砂芯彎曲及尺寸精度要求;采用薄澆口進水,將冒口改為頂部放置的φ60發熱保溫冒口,強化冒口的補縮作用,同時冷鐵水和含氣、渣的鐵水溢到冒口里,減少了鑄件的渣和氣孔缺陷,從而解決鑄件氣孔、氣泡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閥體鑄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配器閥體。
背景技術
以往在進行澆注分配器閥體鑄件時,存在如下問題:
1)鑄件產品有氣孔、氣泡問題;
2)鑄件閥芯孔尺寸精度達不到要求。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分配器閥體,解決了解決鑄件氣孔缺陷控制,解決鑄件閥芯孔尺寸精度控制。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分配器閥體,所述閥體呈方塊狀;閥體前面的中間設置有兩個流道口,橫向排列,閥體左側面上縱向排列設置有兩個流道口;閥體右側面上縱向排列設置有兩個流道口;閥體底面上設置有兩個流道口;閥體后面的設置有兩個流道口;
閥體內設置有兩個橫向主流道、四個縱向流道以及兩個垂直流道,兩個橫向主流道縱向排列,四個縱向流道兩兩一組分別設置在閥體前后兩側,兩個垂直流道設置在閥體底部,兩個垂直流道橫向排列;
前橫向主流道上由右至左依次設置有二個環形溝槽,且主流道直徑由前至后逐漸遞減,
后橫向主流道上由右至左依次設置有六個環形溝槽,
橫向第一垂直流道上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一個環形溝槽,
橫向第二垂直流道上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兩個環形溝槽,
后第二縱向流道上設置有一個環形溝槽,
前橫向主流道的第二環形溝槽為喇叭口,且左側開口小,右側開口大,
后橫向主流道的第二環形溝槽為喇叭口,且左側開口小,右側開口大,
后橫向主流道的第六環形溝槽為圓弧槽,
前橫向主流道的第一環形溝槽與后橫向主流道第一環形溝槽之間通過輔助流道連通,
前橫向主流道的第二環形溝槽與后第二縱向流道的前側連通,
后橫向主流道的第五環形溝槽與后第二縱向流道的環形溝槽之間通過輔助流道連通,
后橫向主流道的第一、第二環形溝槽之間的流道與橫向第二垂直流道的上側連通,
后橫向主流道的第四環形溝槽與橫向第二垂直流道的第二環形溝槽之間通過輔助流道連通,
橫向第二垂直流道的第一環形溝槽與后第一縱向流道的前側連通,
前第一、第二縱向流道的后側分別與前橫向主流道最左端流道連通,
后橫向主流道的第六環形溝槽與橫向第一垂直流道的上側連通,
兩個橫向主流道的左側分別一一對應連通閥體左側面的兩個流道口,
兩個橫向主流道的右側分別一一對應連通閥體右側面的兩個流道口,
前側兩個縱向流道的前側分別一一對應連通閥體前面的兩個流道口,
后側兩個縱向流道的前側分別一一對應連通閥體后面的兩個流道口,
兩個垂直流道的底側分別一一對應連通閥體底面的兩個流道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華東油壓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通華東油壓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1738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變形轉子鑄鋁模具
- 下一篇:澆注裝置及用于制備耐熱鋼鑄件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