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受電設備和饋電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13163.0 | 申請日: | 2012-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327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秋吉宏一;浦本洋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50/12 | 分類號: | H02J50/12;H02J50/8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晗;曹正建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輸入部 切換部 受電部 電子設備 二次電池 饋電裝置 電場 輸出 受電設備 外部電源 磁場 送電 充電 | ||
本發明公開了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包括:受電部,所述受電部被構造成接收通過利用磁場或電場進行的送電而從饋電裝置輸送過來的第一電力;電力輸入部,所述電力輸入部被構造成接收通過有線連接而從外部電源提供過來的第二電力;切換部,所述切換部被構造成輸出從所述受電部提供過來的所述第一電力和從所述電力輸入部提供過來的所述第二電力中的一者;以及二次電池,所述二次電池被構造成基于從所述切換部輸出的電力而被充電。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2年12月11日、發明名稱為“電子設備和饋電系統”的申請號為201280061987.7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向諸如電子設備之類的待饋電設備執行非接觸式電力供給(送電,電力輸送)的饋電系統,還涉及能夠應用于這樣的饋電系統中的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對諸如移動電話和便攜式音樂播放器等CE設備(Consumer ElectronicsDevice:消費者電子設備)執行非接觸式電力供給(送電,電力輸送)的饋電系統(非接觸式饋電系統、或無線充電系統)已經引起了關注。因此,就使得不是通過將諸如AC(交流)適配器等電源用連接器插入(連接到)設備中來開始充電,而是通過將電子設備(次級側設備)放置于充電托盤(初級側設備)上來開始充電。換句話說,電子設備與充電托盤之間的端子連接是不必要的。
作為以這樣的方式執行非接觸式電力供給的方法,電磁感應方法是眾所周知的。此外,使用一種被稱作磁共振方法的方法的非接觸式饋電系統也已經受到關注,該磁共振方法利用的是電磁共振現象。這樣的非接觸式饋電系統已經在例如專利文獻PTL 1至PTL 6中被公開。
引用列表
專利文獻
PTL1:日本未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2001-102974
PTL 2:國際公開No.WO00-27531
PTL 3:日本未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2008-206233
PTL 4:日本未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2002-34169
PTL 5:日本未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2005-110399
PTL 6:日本未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2010-63245
發明內容
順便提及地,在如上所述的非接觸式饋電系統中,期望的是通過例如改善充電的方法而提高用戶的實用性。
因此,期望提供能夠在執行饋電操作時提高用戶的實用性的饋電系統和電子設備。
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電子設備包括:受電部,所述受電部被構造成接收通過利用磁場或電場進行的送電而從饋電裝置輸送過來的第一電力;電力輸入部,所述電力輸入部被構造成接收通過有線連接而從外部電源提供過來的第二電力;切換部,所述切換部被構造成輸出從所述受電部提供過來的所述第一電力和從所述電力輸入部提供過來的所述第二電力中的一者;以及二次電池,所述二次電池被構造成基于從所述切換部輸出的電力而被充電。
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饋電系統包括一個或多個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電子設備(待饋電設備)且包括饋電裝置,該饋電裝置通過使用磁場或電場來執行向所述電子設備的送電。
在本發明的各實施例的電子設備和饋電系統中,通過利用磁場或電場進行的送電而來自所述饋電裝置的所述第一電力和通過所述有線連接而來自所述外部電源的所述第二電力中的一者從所述切換部輸出,并且基于所輸出的該電力來執行對所述二次電池的充電。具體地,實現了能夠選擇地使用所述第一電力(通過利用磁場或電場進行的送電而輸送過來的電力)和所述第二電力(通過有線連接而提供過來的電力)中的一者的高自由度的充電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公司,未經索尼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131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