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冷傳熱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11251.7 | 申請日: | 2018-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463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龍玲;王海霞;夏通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綠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龍玲;王海霞;夏通虎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林媛媛 |
| 地址: | 200061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均溫板 流通腔室 罩殼 鰭片 入水口 傳熱裝置 流道結構 出水口 熱交換 表面延伸 工作流體 間隔排列 罩殼罩蓋 發熱源 圍設 液冷 種液 緊貼 連通 流出 | ||
1.一種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均溫板;
一罩殼,罩蓋于該均溫板其中一面而圍設形成一流通腔室,該罩殼上設置有連通該流通腔室的一入水口以及一出水口;以及
一流道結構,設置在該流通腔室之內且介于該入水口以及該出水口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流道結構包含有相互間隔排列設置的多個鰭片且該些鰭片排列于該入水口以及該出水口之間,各該鰭片的縱向沿該均溫板的表面延伸,且各該鰭片分別連接該均溫板及該罩殼。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鰭片具有相對配置且分別連接該均溫板及該罩殼的一對側緣。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鰭片凸出形成在該均溫板的表面且橫向凸伸至接觸該罩殼。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鰭片凸出形成在該罩殼的內表面且橫向凸伸至接觸該均溫板。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鰭片的二端分別與該罩殼的內壁相互間隔配置。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些鰭片在該流通腔室之內圍設形成分別連通在該入水口及該出水口之間的多個分流道。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各該鰭片的二端分別為連接該罩殼的內壁的一連接端以及與該罩殼的內壁相互隔配置的一分離端。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些鰭片的該些連接端以及該些分離端穿插排列。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些鰭片在該流通腔室之內圍設形成連通在該入水口及該出水口之間的一單流道。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罩殼的外緣形成有一溝槽,該溝槽環繞該流通腔室,該溝槽內嵌設有一密封圈,且該密封圈被夾持在該均溫板及該罩殼之間。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均溫板內為中空且該均溫板內設置有一毛細結構。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均溫板內為中空且該均溫板內設置有連接在該均溫板二面之間且分別貫穿該毛細結構的多個支撐柱。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均溫板內為中空且該均溫板內設置有連接在該均溫板二面之間的多個支撐柱。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流道結構在該流通腔室之內圍設形成分別連通在該入水口及該出水口之間的多個分流道。
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傳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些流道結構在該流通腔室之內圍設形成連通在該入水口及該出水口之間的一單流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綠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龍玲;王海霞;夏通虎,未經上海綠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龍玲;王海霞;夏通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1125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子部件搭載用基板散熱裝置
- 下一篇:可測漏液冷傳熱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