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注塑模具復位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08734.1 | 申請日: | 2018-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213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郭雪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信興塑膠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33 | 分類號: | B29C45/33;B29C45/40;B29C45/8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3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注塑 模具 復位 保護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注塑模具復位保護裝置,其結構包括上模模座、上模、導柱、下模、矩形空腔、復位保護裝置、下模模座,上模與下模呈上下結構設立并且二者機械配合,下模固定設于上模模座底部,下模固定安裝在下模模座上,下模模座與下模之間設有矩形空腔,復位保護裝置設于下模模座與下模的內腔中,本發明通過動力驅動裝置、機械驅動機構、卡桿機構、滑動機構、連接機構、驅動控制裝置以及機械固定裝置共同作用下,可以實現即使抽芯電磁閥故障時,頂針仍然可以正常運行,從而保障模具設備的正常運行,有效避免撞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注塑模具領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種注塑模具復位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在目前常用的注塑模具中,沒有設置模具復位保護裝置,設備無法識別模具頂針是否完全復位,帶有抽芯模具在頂針沒有完全復位的情況下進行合模,發生模具頂針與抽芯機構干涉現象,兩者發生碰撞,易導致模具頂針損壞。
目前,塑料注塑件在生活用品、電子產品或汽車裝飾上得到了廣泛運用。塑料注塑件是通過塑料合模機加工而成的,塑料合模機的工作狀況直接決定注塑工件的質量。在現有的合模機中,需要頂桿將注塑完成的工件頂下,之后頂桿復位,開始模具的下一次合模。
上述動作中,合模動作由合模電磁閥控制動作,頂桿復位動作由抽芯電磁閥控制,其中,合模電磁閥是根據設定的合模時間來控制合模動作的,如果模具潤滑不好或設備抽芯電磁閥故障時,頂桿復位時間過長或者不能復位,這樣就會造成撞模。在塑料注塑行業中,上述撞模現象經常發生并且是無法預測、阻止的,特別是有立體紋或腐蝕面的模具,一旦發生撞模,模具損壞,不僅會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而且也會產生高額的模具修理費用。另外如果不能將模具修理到理想效果時,以后的生產中也會出現一定的困難,從而給公司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和生產壓力。
現有技術注塑模復位依靠抽芯電磁閥控制,在抽芯電磁閥不能正常工作時,頂桿復位時間過長或者不能復位,會造成撞模。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注塑模具復位保護裝置,其結構包括上模模座、上模、導柱、下模、矩形空腔、復位保護裝置、下模模座,所述的上模與下模呈上下結構設立并且二者機械配合,所述的下模固定設于上模模座底部,所述的下模固定安裝在下模模座上,所述的下模模座與下模之間設有矩形空腔,所述的復位保護裝置設于下模模座與下模的內腔中;
所述的復位保護裝置由連接線、動力驅動裝置、機械驅動機構、卡桿機構、滑動機構、頂針固定座、頂針伸縮桿、伸縮桿凸起、凹槽、頂針、連接機構、驅動控制裝置組成;
所述的連接線的兩端分別與滑動機構、驅動控制裝置固定連接,所述的驅動控制裝置通過機械驅動機構與卡桿機構機械連接,所述的卡桿機構與滑動機構機械配合,所述的頂針固定座設于下模模座內腔底部面板中央,所述的頂針通過頂針伸縮桿與頂針固定座固定連接,所述的頂針伸縮桿與頂針相連接的一端上固定設有伸縮桿凸起,所述的頂針上與伸縮桿凸起相對應的位置上固定設有凹槽,所述的凹槽與伸縮桿凸起相配合,所述的連接機構將動力驅動裝置與滑動機構連接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信興塑膠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東莞信興塑膠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0873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戶外終端生產模具
- 下一篇:一種輔助安裝日期章鑲件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