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吸沉防砂篩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08067.7 | 申請日: | 2018-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298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郭大進;郭湧;郭乃宏;郭峰;郭敏;張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安市井神鉆采機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08 | 分類號: | E21B4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韓德凱;孟奎 |
| 地址: | 223005 江蘇省淮安市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沉防砂篩管 | ||
本公開提供一種自吸沉防砂篩管,包括外篩管和過濾裝置,外篩管套設在過濾裝置的外部;外篩管包括多個具有第一孔徑的孔;過濾裝置包括動力裝置、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執行端。過濾裝置用于對透過外篩管壁面進入外篩管內部的砂粒物質進行過濾。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油氣井鉆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吸沉防砂篩管。
背景技術
在油氣井的開采過程中,防砂技術會直接影響油氣井的質量和開采效果,同時還關系到油氣井的壽命,因此防砂技術在油氣井的開采過程中至關重要,而推動防砂技術不斷發展需要對防砂工具及其配套工藝不斷創新,其中,油氣井開采過程中最為常用的防砂工具為防砂篩管,通過防砂篩管可以將地層產出物中的砂粒阻擋在防砂篩管之外,能夠起到很好的防砂目的,從而防止油井出砂造成卡泵現象。
然而現有技術中的篩管大部分為繞絲篩管、割縫篩管或者打孔篩管,然而這些篩管除了自身結構產生的問題(例如繞絲篩管的亂絲現象、割縫篩管、打孔篩管的堵塞現象),還存在例如當篩管孔隙過大則不能起到很好的防砂效果,孔隙過小又導致油氣通過效率降低等一系列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面提到的現有技術中的至少一個技術問題,本公開提供一種具有新型結構的自吸沉防砂篩管。本公開的自吸沉砂防砂篩管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自吸沉砂防砂篩管,包括外篩管和過濾裝置,外篩管套設在過濾裝置的外部;
外篩管包括多個具有第一孔徑的孔;
過濾裝置包括動力裝置、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執行端;
動力裝置、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執行端沿外篩管的軸向配置;
動力裝置的下端連接第一管段的上端,第一管段的下端連接第二管段的上端,第二管段的下端連接執行端;
動力裝置的下端配置有驅動部,驅動部的下端連接第三管段,驅動部和第三管段配置在第一管段的內部,第三管段由驅動部的下端延伸至第一管段的下端;
第一管段的下端和第二管段的上端通過隔離板連接;
第一管段、隔離板、第三管段、驅動部和動力裝置之間形成第一腔體;
隔離板具有中心孔,由中心孔延伸出第四管段,第四管段的上端與第三管段的下端通過中心孔連通;
第四管段配置在第二管段的內部,第四管段的管壁和第四管段的下端為一體結構,第四管段的管壁和下端均配置有多個具有第二孔徑的孔;
執行端為具有中通孔的半球體,半球體的平面端與第二管段的下端連接,中通孔的上端與半球體的平面端位于同一平面,中通孔的上端的尺寸大于中通孔的下端的尺寸。
根據本公開的至少一個實施方式,中通孔的上端的尺寸大于第四管段的徑向尺寸,優選為第四管段的徑向尺寸的二倍以上。
根據本公開的至少一個實施方式,中通孔的下端的尺寸大于具有第一孔徑的孔的尺寸,優選為具有第一孔徑的孔的尺寸的二倍以上。
根據本公開的至少一個實施方式,具有第二孔徑的孔的尺寸大于具有第一孔徑的孔的尺寸,但小于中通孔的下端的尺寸。
根據本公開的至少一個實施方式,外篩管的下端能夠在軸向上覆蓋執行端的下端。
根據本公開的至少一個實施方式,外篩管的下端相對于執行端的下端在軸向上具有多余管段。
根據本公開的至少一個實施方式,動力裝置、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在徑向上具有相同的尺寸,執行端的上端與第二管段的下端在徑向上具有相同的尺寸。
根據本公開的至少一個實施方式,驅動部上設置有驅動部通孔,驅動部通孔與第一腔體連通,驅動部通孔還與第三管段連通,驅動部通孔的尺寸與第三管段的徑向尺寸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安市井神鉆采機具有限公司,未經淮安市井神鉆采機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0806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