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養方法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08029.1 | 申請日: | 2018-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231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藺愛國;賀彥濤;丁興華;申美榮;孫劍珍;馬瑩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N1/36;B09B3/00;C02F3/34;C02F11/02;C12R1/125;C12R1/10;C12R1/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除臭 生物酶 地衣芽孢桿菌 枯草芽孢桿菌 施氏假單胞菌 發酵液 純菌 菌群 垃圾 二次污染物 發酵培養基 垃圾滲濾液 廁所異味 環保領域 生活垃圾 梯度稀釋 工藝流程 無殘留 質量份 馴化 振蕩 分層 廣譜 可用 下層 發酵 應用 無毒 溶解 環保 | ||
1.一種垃圾除臭生物酶,所述特征在于,按照質量份的原料為: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2份,地衣芽孢桿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2份,施氏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2份,發酵培養基300份。
2.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將垃圾滲濾液利用生理鹽水溶解,搖床振蕩后靜置分層,將菌懸液接入無機鹽培養基中培養,取下層含有菌體的發酵液轉接至無機鹽培養基中繼續培養,如此反復進行多次;
(B)吸取定量步驟(A)繼續培養所得垃圾無機鹽培養基中的發酵液,進行梯度稀釋,涂布至固體培養基上培養若干天,反復馴化,直至得到二株純菌,即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
(C)將步驟(B)分離得到的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和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的施氏假單胞菌,三種菌按比例混合成菌群;
(D)將步驟(C)中的菌群經發酵培養基培養得到垃圾除臭生物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發酵液是將垃圾滲濾液用生理鹽水溶解放置在搖床振蕩后,靜置分層,將菌懸液接入無機鹽培養基中,在10-15℃搖床培養10-15天,取下層含有菌體的發酵液轉接至無機鹽培養基中繼續培養10-15天,如此反復進行3-6次。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二株純菌,即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是將發酵液進行梯度稀釋接種在固體培養基上,在28-33℃下培養8-15天,對培養的菌落進行觀察,選擇數量適中的固體培養基,進行劃線培養,反復進行,直至得到二株純菌,即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固體培養基按質量組成為:牛肉膏0.5份,蛋白胨1份,NaCl 0.5份,純水98份在pH為7.0-7.2,121℃蒸汽滅菌20min。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菌群是將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和施氏假單胞菌按1:1:1的比例混合。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垃圾除臭生物酶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發酵培養基按質量份原料為:水解糖2.5份,玉米漿2.5份,酒糟1份,尿素0.5份,純水93.5份在pH為6.8-7.0,30℃下培養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0802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