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三種法定基源黃精的鑒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07730.1 | 申請日: | 2018-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450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興鑫;俞捷;顧雯;董金材;李鳳嬌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中醫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0/90 | 分類號: | G01N30/90;G01N27/62;G01N33/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陳新勝 |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黃精 基源 藥材 鑒別 超高效液相色譜 多元統計分析 固相萃取小柱 偏最小二乘法 高分辨質譜 偏最小二乘 主成分分析 處理數據 聚類分析 判別分析 質量標準 超聲法 軌道阱 靜電場 提取液 可用 正交 校正 串聯 分析 并用 凈化 研究 發現 制定 | ||
本發明涉及三種法定基源黃精的鑒別方法。利用超聲法提取收集到的藥材,提取液經PS/AL固相萃取小柱凈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譜(UPLC?Orbitrap MS)技術分別對其化學成分進行表征,并用多元統計分析處理數據,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別分析(PLS?DA)、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及聚類分析(HCA)。我們發現三種基源黃精藥材的化學成分存在明顯差異,所建分析方法可用于區分三種法定基源黃精,研究結果將為黃精藥材的深入研究及質量標準的科學制定提供依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鑒定領域,尤其是對于黃精化學成分的鑒定。
背景技術
黃精始載于晉代《名醫別錄》,具補腎益精、滋陰潤燥之功,用于滋補強身和治療腎虛精虧,肺虛燥咳以及脾胃虛弱之證[1],是中醫臨床常用藥物之一。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黃精具有增強免疫、降低血脂、血糖、延緩衰老等多種藥理作用[2],是重要的藥食兩用資源,譽有“血氣雙補之王”之稱[3]。
2015版《中國藥典》規定,黃精來源于百合科植物滇黃精Polygonatum kingianumColl.et Hemsl.、黃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黃精Polygonatum cyrtonemaHua的干燥根莖。根據形狀不同,分別習稱“大黃精”、“雞頭黃精”、“姜形黃精”[1]。3種法定基源黃精在中國分布較廣,蘊藏量較大,其中黃精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以及河南、湖北、四川、貴州;多花黃精分布于華東、中南、四川、貴州等地;滇黃精主產云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區也有分布[4]。
黃精主要含有多糖、甾體皂苷、三萜皂苷、黃酮、蒽醌、生物堿、木脂素、氨基酸等成分[5],其中甾體皂苷、三萜皂苷、黃酮為黃精屬植物的特征性成分,甾體皂苷和多糖在黃精中含量較高且通常認為是其主要活性成分。盡管當前已建立了黃精植物這一個品種[6]的HPLC指紋圖譜及浙江產黃精藥材酸水解物的HPLC指紋圖譜[7],且報道了不同產地的黃精植物中薯蕷皂苷元含量差異較大[6],然而,藥典收載的三種法定基源黃精的化學成分是否存在差異目前仍未見報道。另外,在藥材市場上,市售黃精類藥材多為片狀,難以采用性狀鑒別、顯微等方法區分、鑒別不同品種藥材。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四極桿-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譜技術對收集的不同基源的黃精藥材的化學成分進行表征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別分析(PLS-DA)、正交校正的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及聚類分析(HCA)4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對數據進行比較分析,首次探討不同基源黃精化學成分的差異性。
本研究所建立方法可用于區分三種基源的黃精藥材,研究結果將為黃精藥材質量標準科學制定提供依據,并為進一步黃精藥效評價、資源開發利用奠定基礎。
具體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方法進行鑒別不同批次的法定基源黃精。
三種法定基源黃精的鑒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供試品溶液制備;
2)UHPLC/MS分析;
3)數據統計分析。
進一步的,三種法定基源黃精的鑒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供試品溶液制備:將黃精粉碎、提取,浸膏用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后用甲醇復溶得供試品溶液;
2)UHPLC/MS分析;
3)數據統計分析:采用HCA、PCA、PLS和/或OPLS-DA中的一種或多種進行多元統計分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中醫學院,未經云南中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077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