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濕地通風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07485.4 | 申請日: | 201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404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2 |
| 發明(設計)人: | 廖海彬;冷健雄;張初華;張琳;黃晶;李金桃;鐘衛萍;鄧博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怡杉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濕地 通風管 進風管 出風管 通風系統 出風口 空氣擴散 濕地系統 水平埋設 通風狀態 網狀結構 厭氧環境 自然通風 地表面 進風口 通風孔 管口 好氧 連通 污染物 流出 通風 廢水 堵塞 凈化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濕地通風系統以及濕地系統,其中該濕地通風系統包括:進風管、出風管和通風管;所述通風管上開設有通風孔以便所述通風管中的空氣擴散到濕地中。所述通風管呈網狀結構水平埋設于濕地內部,所述進風管底部和所述出風管底部分別與所述通風管連通;所述進風管和所述出風管的頂部管口均位于所述濕地的地表面之上;所述進風管的頂部進風口高于所述出風管頂部的出風口,以便實現風從進風管進入,流經濕地內部,然后從出風口流出。通過本發明實施例,可以以改善濕地內部的通風狀態,形成自然通風;此外,還能使得濕地不再堵塞,內部通風形成好氧/厭氧環境能進一步凈化廢水中的污染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濕地通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濕地通風系統。
背景技術
濕地是由建造和控制運行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將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經建造的濕地上,污水與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介質、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對污水、污泥進行處理的一種技術。
濕地系統中的微生物是降解水體中污染物的主力軍。好氧微生物通過呼吸作用,將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厭氧細菌將有機物質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硝化細菌將銨鹽硝化,反硝化細菌將硝態氮還原成氮氣,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作用,污水中的主要有機污染物都能得到降解同化,成為微生物細胞的一部分,其余的變成對環境無害的無機物質回歸到自然界中。
傳統濕地在運行過程中,系統不穩定,由于廢水中的有機物停留在濕地內部,難以降解,從而會形成系統堵塞。在水生植物因季節性枯萎后,難以高效的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吸收和降解。而且整個濕地系統內部由于濾料的堆積形成厭氧的環境,大池容下的空間閑置,無法對其中的污染物進行深度降解。因此,開發出一種簡單,高效,零維護的濕地自然通風系統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濕地通風系統,可有效的為濕地內部通風,從而在濕地內部通風管周圍提供有氧環境,使得濕地內部的好氧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濕地通風系統,該濕地通風系統包括:
進風管、出風管和通風管;
所述通風管上開設有通風孔;
所述通風管呈網狀結構水平埋設于濕地內部,所述進風管底部和所述出風管底部分別與所述通風管連通;
所述進風管和所述出風管的頂部管口均位于所述濕地的地表面之上,所述進風管的頂部進風口高于所述出風管頂部的出風口。
進一步的,所述通風管周圍填充有第一濾料,所述第一濾料的粒徑大于所述通風孔的孔徑。
可選的,所述濕地通風系統包括至少一層網狀結構的所述通風管,所述通風管的層與層之間通過所述進風管和所述出風管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通風管的層與層之間鋪設有第二濾料。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濾料為礫石、火山巖、沸石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濾料為礫石、火山巖、沸石中的至少一種和細砂的混合物。
可選的,所述通風孔的孔徑為1-3cm,所述通風孔均勻分布在所述通風管上。
可選的,所述出風管與出風管之間的距離為150-250cm。
可選的,所述進風管、出風管和通風管為PVC管。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濕地系統,該濕地系統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濕地通風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怡杉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西怡杉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0748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