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入多孔傳熱表面的微噴射流冷卻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03948.X | 申請日: | 201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185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羅小平;章金鑫;馮振飛;肖健;周建陽;郭峰;李海燕;王兆濤;王夢圓;王文;袁伍;廖政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S40/42 | 分類號: | H02S40/4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黃海波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板 噴射流 冷卻液出口通道 傳熱表面 超親水表面 平行設置 冷卻液 電池 矩形工作面 發電效率 居中設置 連通設置 兩端連通 通道表面 微細通道 溫度過高 相變傳熱 有效解決 不均勻 熱阻 小孔 制造 | ||
1.一種加入多孔傳熱表面的微噴射流冷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噴射流冷卻板的矩形工作面居中設置有由若干均勻分布的小孔組成的多孔超親水表面結構(14),所述工作面的兩相對邊處平行設置有兩冷卻液出口通道,所述工作面的另兩個相對邊處平行設置有兩端連通所述冷卻液出口通道(12)的冷卻液匯集通道(15),所述多孔超親水表面結構(14)與所述冷卻液出口通道、冷卻液匯集通道(15)之間均勻連通設置有若干微細通道(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噴射流冷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超親水表面結構(14)的小孔按矩陣均勻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噴射流冷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的間隔距離為0.1mm~0.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噴射流冷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的半徑為0.04mm~0.06mm,孔深度為0.08-0.11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噴射流冷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細通道(13)的截面形狀為矩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噴射流冷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細通道(13)的截面尺寸為0.5mm×0.5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噴射流冷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細通道(13)的底面為疏水性表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噴射流冷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表面的接觸角為120度~180度。
9.一種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微噴射流冷卻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1)在光滑金屬基板表面加工出所述冷卻液出口通道、冷卻液匯集通道(15)和微細通道(13);
2)采用顆粒燒結的方法在金屬基板中間區域制備多孔超親水表面結構(14);
3)利用化學沉積法對所述微細通道(13)底面進行疏水表面處理。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通過犁切擠壓的機械加工方法在光滑金屬基板表面加工出所述冷卻液出口通道(12)、冷卻液匯集通道(15)和微細通道(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0394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面板接線盒和太陽能發電系統
- 下一篇:一種太陽能發電控制軟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