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精煉爐鋼水包殼體溫度的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03669.3 | 申請日: | 201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191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馬平原;汪國奉;夏連明;張震;連相昭;黃宏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K13/00 | 分類號: | G01K13/00;G01K1/02;C21C7/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眾志華清知識產權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張建 |
| 地址: | 0563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鋼水包 精煉爐 報警控制系統 測溫儀 種檢測 殼體 三相電極 溫度信號 包殼 預警 生產安全性 電弧加熱 蜂鳴報警 鋼鐵冶金 經濟損失 實時采集 停止加熱 氬氣管道 鋼水 鋼水桶 交叉處 接頭處 透氣磚 檢測 漏鋼 渣線 正對 斷電 采集 預防 | ||
本發明涉及鋼鐵冶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檢測精煉爐鋼水包殼體溫度的裝置及方法。裝置包括設置有三相電極進行電弧加熱的精煉爐鋼水包,設置在精煉爐鋼水包包殼外正對三相電極和渣線交叉處以及包殼底部透氣磚氬氣管道接頭處的多相測溫儀,實時采集多相測溫儀檢測溫度信號的報警控制系統。方法包括:在報警控制系統設置預警閾值溫度;當報警控制系統采集的多相測溫儀檢測的溫度信號的最大值達到預警閾值溫度時,控制報警控制系統蜂鳴報警,并控制精煉爐鋼水包斷電停止加熱;將精煉爐鋼水包內鋼水倒入鋼水桶,并更換精煉爐鋼水包。本發明的一種檢測精煉爐鋼水包殼體溫度的裝置及方法用于預防鋼水包被磨穿漏鋼事故,避免經濟損失,提高生產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鐵冶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檢測精煉爐鋼水包殼體溫度的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精煉爐鋼水包在鋼鐵冶煉過程中,其渣線部位受到精煉爐電弧加熱的高溫輻射作用和一些鋼種低堿度渣的化學侵蝕,尤其是渣線上正對電極處。在每爐鋼水出鋼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鋼水包內高溫熔渣對渣線部位侵蝕特別嚴重,形成一道很深的渣槽。
實際生產中,需要根據鋼水包的使用次數、停留時間以及修繕保養鋼水包時的觀察,估計其殘余厚度。而生產中經常出現渣線殘厚估計不準、精煉爐的加熱電弧不穩,造成渣線厚度低于標準厚度下限甚至出現擊穿漏鋼。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檢測精煉爐鋼水包殼體溫度的裝置及方法,用于預防鋼水包被磨穿漏鋼事故,避免經濟損失,提高生產的安全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檢測精煉爐鋼水包殼體溫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有三相電極進行電弧加熱的精煉爐鋼水包,設置在精煉爐鋼水包包殼外正對三相電極和渣線交叉處及精煉爐鋼水包包殼底部透氣磚氬氣管道接頭處的多相測溫儀,以及實時采集多相測溫儀檢測溫度信號的報警控制系統。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多相測溫儀包括設置在精煉爐鋼水包包殼外正對A相電極和渣線交叉處的A相測溫儀,設置在精煉爐鋼水包包殼外正對B相電極和渣線交叉處的B相測溫儀,設置在精煉爐鋼水包包殼外正對C相電極和渣線交叉處的C相測溫儀以及設置在精煉爐鋼水包包殼底部透氣磚兩個氬氣管道接頭處的D相測溫儀和E相測溫儀。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報警控制系統通過有線連接或無線傳輸實現實時采集多相測溫儀的檢測溫度信號。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多相測溫儀檢測的溫度達到或超過報警控制系統設定的預警溫度時,報警控制系統蜂鳴報警,并控制精煉爐鋼水包斷電停止加熱。
一種檢測精煉爐鋼水包殼體溫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精煉爐鋼水包包殼外正對三相電極和渣線交叉處及精煉爐鋼水包包殼底部透氣磚氬氣管道接頭處設置多相測溫儀;
2)、將多相測溫儀與遠端的報警控制系統連接,實現報警控制系統對多相測溫儀檢測溫度信號的實時采集和顯示;
3)、在報警控制系統設置預警閾值溫度;
4)、當報警控制系統采集的多相測溫儀檢測的溫度信號的最大值達到預警閾值溫度時,控制報警控制系統蜂鳴報警,并控制精煉爐鋼水包斷電停止加熱;
5)、將精煉爐鋼水包內鋼水倒入鋼水桶,并更換精煉爐鋼水包。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多相測溫儀包括設置在精煉爐鋼水包包殼外正對A相電極和渣線交叉處的A相測溫儀,設置在精煉爐鋼水包包殼外正對B相電極和渣線交叉處的B相測溫儀,設置在精煉爐鋼水包包殼外正對C相電極和渣線交叉處的C相測溫儀以及設置在鋼包透氣磚兩個氬氣管道接頭處的D相測溫儀和E相測溫儀。
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預警閾值溫度為380℃~5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036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