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02514.8 | 申請日: | 201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464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煌彬;周婷;韓婷;沈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 | 分類號: | 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模組 顯示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一種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包括發藍模組和藍光過濾膜,發藍模組包括在垂直于顯示模組所在平面的方向依次設置的背光模組和顯示面板,藍光過濾膜設置在背光模組的出光方向;藍光過濾膜用于吸收顯示模組所發出的藍光,發藍模組用于增大顯示模組的藍色色度,使顯示模組在白畫面顯示狀態下的色度為C(X1,Y1),其中,X1=0.295~0.313,Y1=0.31~0.33。如此,有效避免顯示模組和顯示裝置在護眼模式下出現畫面發黃的現象,有利于提升顯示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可見光的波長在400-700納米之間。波長在700納米以上的紅外線、波長在400納米以下的紫外線,都可以通過角膜和晶狀體被過濾掉,對視網膜的影響最大的是415-455納米之間的藍光。
科學研究表明,顯示器發出的光譜中含有里面含有大量不規則頻率的高能短波藍光,這些短波藍光具有極高能量,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藍光照射視網膜會產生自由基,而這些自由基會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衰亡,上皮細胞的衰亡會導致光敏細胞缺少養分從而引起視力損傷,直接對眼部神經造成不可逆轉傷害。
研究表示,黃斑部病變除了可能由日光中的藍光導致之外,顯示器的藍光以及一般日光燈中的藍光也會導致該病變及睡眠失調。醫生與實驗證明,已確認藍光的危害。目前液晶顯示大部分都是采用藍光LED來激發熒光粉,藍光部分能量較大,對人眼的損傷較大。
在顯示技術領域,通常通過降低藍光能量的方法來降低顯示裝置對人眼造成的損傷,在降低藍光能量的同時都會導致顯示裝置在白畫面下顯示偏黃的現象,大大降低了白畫面下的顯示效果。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顯示模組和顯示裝置,引入發藍模組和藍光過濾膜,藍光過濾膜用于吸收顯示模組所發出的藍光,發藍模組用于增大所述顯示模組的藍色色度,如此,既能過濾對人眼損害較大的藍光實現護眼模式,又能改善白畫面顯示狀態下畫面偏黃的現象,有利于提升顯示模組和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進而有利于提升用戶的視覺體驗效果。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有如下技術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發藍模組和藍光過濾膜,所述發藍模組包括在垂直于顯示模組所在平面的方向依次設置的背光模組和顯示面板,所述藍光過濾膜設置在所述背光模組的出光方向;
當顯示白畫面時,所述發藍模組包括紅色子像素、綠色子像素和藍色子像素,所述紅色子像素在波段λ1的光強為Q1,所述綠色子像素在波段λ2的光強為Q2,所述藍色子像素在波段λ3的光強為Q3,其中,600nm≤λ1≤700nm,500nm≤λ2≤600nm,400nm≤λ3≤500nm,Q1:Q2:Q3=1:1.8:2.5;所述藍光過濾膜用于吸收所述顯示模組所發出的藍光,所述發藍模組用于增大所述顯示模組的藍色色度,使所述顯示模組在白畫面顯示狀態下的色度為C(X1,Y1),其中,X1=0.295~0.313,Y1=0.31~0.33。
第二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模組,該顯示模組為本申請所提供的顯示模組。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所述的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達到了如下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025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設備及其顯示面板
- 下一篇:顯示面板及制備方法、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