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400560.4 | 申請日: | 201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5901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元;張毅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先科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F220/18 | 分類號: | C08F220/18;C08F220/14;C08F220/06;C09D11/1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華工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繆利明 |
| 地址: | 201417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丙烯酸 共聚酯 納米級 窄分子量分布 純水體系 基礎單體 制備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多分散指數 功能化修飾 甲基丙烯酸 防水能力 分布特征 分散介質 不吸水 低粘度 固含量 乳化劑 引發劑 窄帶寬 聚合 合成 合并 | ||
1.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其特征在于,合成所述丙烯酸共聚酯的原料包括基礎單體: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所述基礎單體在純水體系中通過乳化劑和引發劑的作用聚合成所述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
所述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的D50粒徑為40~65nm,多分散指數PDI(Mw/Mn)<1.0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其特征在于,以質量百分比計,制備所述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的原料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的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的原料還包含功能性單體:雜環酯類或長碳鏈酯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的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雜環酯類的質量百分比小于5%,所述長碳鏈酯類的質量百分比小于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雜環酯類選自丙烯酸異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異冰片酯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長碳鏈酯類選自丙烯酸磷酸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中的一種或幾種。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的固含量>30wt%。
7.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備步驟:
A)在反應器內用適量的水溶解部分配方量的乳化劑,攪拌至乳化劑完全溶解,形成乳化劑水溶液,然后加熱至70~85℃,并保持恒溫;
B)容器中加入剩余的配方量的水,然后加入配方量的引發劑,攪拌至引發劑完全溶解,得到引發劑水溶液;
C)將配方量的單體分別加入容器中,攪拌均勻,并加入剩余的配方量的乳化劑,緩慢攪拌直至單體完全溶解,得到混合單體液;
D)反應器開啟攪拌并保持70~85℃的反應溫度,然后往反應器中同時加入步驟B)制備得到的引發劑水溶液和步驟C)制備得到的混合單體液,加料完成后,停止攪拌,反應體系熟化適當的時間,然后經冷卻,調節pH至所需值,過濾,得到納米級水性窄分子量分布丙烯酸共聚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所述適量的水為配方量70~90%質量的水,所述部分配方量的乳化劑為配方量45~55%質量的乳化劑。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所述熟化適當的時間為2±0.5小時。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所述調節pH至所需值是指調節pH值至5~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先科化工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先科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0056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