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循環生物浮島水處理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400014.0 | 申請日: | 201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582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6 |
| 發明(設計)人: | 謝崇澤;劉彥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昭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10 | 分類號: | C02F3/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麥小嬋 |
| 地址: | 510075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篩板 外筒 內筒 曝氣裝置 匹配 氣體控制閥 水處理設備 設備主體 生物浮島 生物填料 內循環 水流區 浮球 水體 包圍空間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內筒分隔 上下貫通 出氣端 第一端 進氣端 內邊沿 外邊沿 內壁 外壁 連通 魚塘 凈化 污水 | ||
1.一種內循環生物浮島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設備主體、浮球、錨、曝氣裝置以及氣體控制閥;
所述設備主體包括外筒、內筒、第一篩板、第二篩板以及生物填料;所述外筒通過上下貫通的所述內筒分隔成兩個水流區,其中所述內筒的內部區域作為第一水流區,所述內筒與所述外筒之間的區域為第二水流區;所述外筒的內壁與所述第一篩板的外邊沿相匹配,所述內筒的外壁與所述第二篩板的內邊沿相匹配;所述外筒通過所述第一篩板與所述內筒連接;所述第二篩板與所述第一篩板相匹配且設置在所述外筒與所述內筒之間;所述生物填料設置在所述外筒、所述內筒、所述第一篩板以及所述第二篩板的包圍空間內;所述第一篩板上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篩板上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徑均小于所述生物填料的直徑;
所述曝氣裝置的出氣端設置在所述第一水流區的底部,所述曝氣裝置的進氣端與所述氣體控制閥的第一端連通,所述氣體控制閥的第二端用于與外界鼓風機的出風口連通;
所述浮球設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所述錨設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以使所述設備主體的軸線方向與水平面垂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循環生物浮島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具有第一連接端,所述錨具有第二連接端;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設有第三連接端,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設有第四連接端;所述第三連接端與所述第四連接端均用于與所述錨或所述浮球連接;
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三連接部相匹配;所述浮球設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具體為:所述浮球通過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三連接部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四連接部相匹配;所述錨設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具體為:所述錨通過所述第二連接部、所述第四連接部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循環生物浮島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四連接部相匹配;所述浮球通過所述第一連接部、第四連接部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三連接部相匹配;所述錨通過所述第二連接部、第三連接部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循環生物浮島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及所述內筒均為圓筒狀,所述外筒及所述內筒同軸設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循環生物浮島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裝置包括曝氣管以及曝氣頭;所述曝氣管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水流區的底部;所述曝氣管的第二端部作為所述曝氣裝置的進氣端,所述曝氣管的第一端部與所述曝氣頭連通,所述曝氣頭作為所述曝氣裝置的出氣端。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循環生物浮島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包括若干個;若干個所述浮球均勻設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循環生物浮島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錨包括若干個;若干個所述錨均勻設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循環生物浮島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循環生物浮島水處理設備還包括電磁流體處理裝置;所述曝氣裝置的進氣端與所述氣體控制閥的第一端連通,具體為:所述曝氣裝置的進氣端通過所述電磁流體處理裝置與所述氣體控制閥的第一端連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內循環生物浮島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流體處理裝置包括金屬管、纏繞于所述金屬管上的電線繞組線圈以及與所述電線繞組線圈電連接的電磁脈沖發生器;所述電磁脈沖發生器用于產生模擬變頻直流脈沖信號;
所述曝氣裝置的進氣端通過所述電磁流體處理裝置與所述氣體控制閥的第一端連通,具體為:所述曝氣裝置的進氣端通過所述金屬管與所述氣體控制閥的第一端連通。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內循環生物浮島水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脈沖發生器包括外部連接端口、可編程微處理器、脈沖頻率調制電路、脈沖強度調節電路以及數模轉換電路;
所述可編程微處理器的輸入端與所述外部連接端口連接,所述可編程微處理器的變頻控制端與所述脈沖頻率調制電路的調制端連接,所述可編程微處理器的強度控制端與所述脈沖強度調節電路連接;所述脈沖頻率調制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數模轉換電路的脈沖輸入端連接;所述數模轉換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電磁脈沖發生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電磁脈沖發生器的輸出端與所述線圈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昭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昭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40001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