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速輕載貨運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貨物接駁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98712.1 | 申請日: | 201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221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康子純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子純 |
| 主分類號: | B61K1/00 | 分類號: | B61K1/00;B61B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006 湖南省長沙市***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載貨 接駁 列車 減速 貨物 高附加值貨物 人工智能技術 高速列車 軌道線路 航空運輸 運輸選項 物聯網 集裝 快遞 車站 移植 智能 互聯網 旅客 融合 靈活 申請 交通 | ||
本發明“高速輕載貨運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貨物接駁技術”,包括:將“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上、下旅客駁運技術”(申請號201810288301.7)移植到本發明,本發明對相關軌道線路和車站的設計要求,本發明所涉輕載貨運列車和接駁專車的主要結構,本發明所涉輕載貨運列車和接駁專車使用的集裝柜(箱)結構,高速輕載貨運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貨物智能接駁與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其它。本發明有望為人類交通提供一種比航空運輸更便捷、更靈活、更經濟、更安全可靠的高附加值貨物快捷運輸選項,開創快遞快運的新產業,有著巨大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貨物運輸技術。
背景技術:
康子純2018.4.3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了一項“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上、下旅客駁運技術”發明專利申請(申請號201810288301.7)。該發明要點是,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可用兩種接駁方式即快駁和慢駁方式,完成該中途站的上、下旅客接駁任務;為此,中途站除設有一般高速列車的軌道線路,還設有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該站的設定軌道線路(一條或多條),同時,設有通過道岔與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該站設定軌道線路相連接的接駁旅客上、下的接駁專車專用軌道線路,設有供普通高速列車上、下旅客的該中途站的“中心車站”,也設有供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該站接駁上、下旅客的“南站”、“北站”或“東站”、“西站”;在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以快駁方式接駁上、下旅客時,高速列車的最后一節車箱即接駁專車,載有在該中途站下車旅客,在高速列車設定軌道線路的“甩點”(“南甩點”、“北甩點”或“東甩點”、“西甩點”)“甩下”(分離),減速行駛;同時,另一接駁專車,載有在該站上車的旅客,從“南站”(或“北站”)或“東站”(或“西站”)出發,由零加速,通過道岔(“南道岔”、“北道岔”或“東道岔”、“西道岔”)進入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的設定軌道線路,加速至與行駛高速列車相同速度,安全掛靠對接,充當該高速列車的最后一節車箱,供下一個中途站接駁下車旅客之用,完成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該中途站的上、下旅客接駁任務;在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以慢駁方式接駁上、下旅客時,高速列車的最后一節車箱即為上、下旅客通道專車;接駁專車從該中途站的“南站”(或“北站”)或“東站”(或“西站”)載著上車旅客出發,由零加速,通過道岔(“南道岔”、“北道岔”或“東道岔”、“西道岔”)進入該高速列車行駛的設定軌道線路,加速到與高速列車行駛速度相同,安全掛靠對接,在高速列車最后一節上、下旅客通道專車,有序完成上、下旅客交換,然后接駁專車載著下車旅客與高速列車安全分離,高速列車載著新上車旅客繼續駛往終到站方向;接駁專車減速,駛往該中途站的“北站”(或“南站”)或“西站”(或“東站”)停靠,完成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該中途站的上、下旅客接駁任務。此外,康子純的該發明文件,還提供了簡易改寫版,以接駁專車專用車站,取代上述“南站”、“北站”或“東站”、“西站”,來完成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的上、下旅客接駁任務。
上述康子純的發明,可適用于各條高速列車(包括磁懸浮列車和真空管道列車)的主干線上。
不過,康子純的此項發明,只解決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的上、下旅客接駁任務,并沒有涉及到貨物運輸。因此,我們有必要將此技術移植到高速貨物運輸中去,用“高速輕載貨物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貨物接駁技術”,補充到傳統鐵路貨物大產業中去,促成鐵路輕載高附加值貨物列車的大提速和智能化中途站貨物接駁,對傳統航空貨運壟斷高速貨物運輸提出積極挑戰,為人們提供比航空貨運更便捷、更靈活、更經濟的安全、可靠高速貨運選項,開創全新的智能化高速貨運產業,改變人類現代生活中的輕載、高附加值貨物運輸景觀,將實體經濟的高速貨物運輸與互聯網、物聯網的融合提升到新的水平。
“高速輕載貨運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貨物接駁技術”,與康子純2018.4.3提出的“高速列車不減速通過中途站上、下旅客駁運技術”,可稱為“龍鳳雙胞胎”技術發明。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子純,未經康子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987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同速對接的高鐵運輸方式的軌夾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軌道部件檢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