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組評估早期流產風險的DNA甲基化標志物、引物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97317.1 | 申請日: | 201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154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2 |
| 發明(設計)人: | 杜桂珍;于明明;黃振遙;韓莉;傅廣波;夏彥愷;王心如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83 | 分類號: | C12Q1/6883;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江蘇斐多律師事務所 32332 | 代理人: | 袁敏 |
| 地址: | 210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標志物 流產 生物標志物 引物 差異DNA甲基化 基因工程領域 基因轉錄起始 甲基化標記物 傳統生物 生物標志 血液DNA 評估 位點 應用 取材 蛋白 診斷 防治 疾病 成功 開發 | ||
本發明屬于基因工程領域,具體提供一組用于評估早期流產風險的血液DNA甲基化標記物、引物及其應用。本發明的DNA甲基化標志物包括位于PRDM1基因轉錄起始區附近的8個DNA甲基化位點;cg25608130,cg19577529,cg10573915,cg11072009,cg02667677,cg23778363,cg24793124,cg07331652。本發明提供的該類差異DNA甲基化生物標志物的成功開發是對以蛋白為主的傳統生物標志物的顛覆,將為診斷及防治早期流產開創全新局面,為其他疾病生物標志物的研制提供借鑒。本發明取材簡單,操作方便,是具有前景的生物標志。
發明領域
本發明屬于基因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組用于評估早期流產風險及輔助診斷早期流產的DNA甲基化標記物、引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自然流產(Spontaneous Abortion/Pregnancy Loss)是指臨床上孕20周之前終止妊娠或胎兒體重小于500g的妊娠丟失。它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病理妊娠,發生率約為10%-15%。作為一種病理性妊娠,自然流產對育齡婦女的生理、心理及家庭帶來了極大傷害。目前關于早期流產的具體發病機制仍不明確,治療手段也效果甚微。因此,研究早期流產的具體發病機制,從而針對性的診斷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DNA甲基化是基因組研究最深入的一種機制,是一種酶介導的化學修飾過程。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轉移酶的作用下,基因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原子共價鍵結合一個甲基基團。DNA甲基化對維持染色體的結構、X染色體的失活、基因印記以及許多人類基因病(如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發生發展都起重要作用。在正常的胚胎發育進程中,胚層分化特異性表達基因被激活,此過程同時涉及DNA甲基化的調控。胚胎成功著床后,滋養層細胞迅速增生并分化為內層的細胞滋養層和外層的合體滋養層。兩層細胞在胚泡表面形成大量絨毛,突入蛻膜中。這些絨毛中央為細胞滋養層,外表為合體滋養層,是最早的干絨毛。絨毛的發育使其與子宮蛻膜的接觸面增大,利于胚胎與母體間的物質交換。在絨毛膜的發育過程中,若絨毛內的血管發育不良或與胚體循環未連通,胚體可因營養缺乏而發育遲緩或死亡。有研究報導,DNA甲基化轉移酶的多態會改DNA甲基化水平增加流產的風險,且動物實驗也證明滋養層細胞DNA甲基化異常會導致絨毛組織的功能異常引起流產。
基因組上存在大量的DNA甲基化位點,修飾穩定,易于定量檢測。因此,DNA甲基化作為一類新的基因組修飾,其差異可以作為早期流產診斷的分子標志物,可快速評估早期流產風險。目前還沒有將血液DNA甲基化應用于輔助診斷早期流產的報道,若能篩選出流產相關的DNA甲基化作為生物標志物,能夠快速評估早期流產風險并為防治提供依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組評估人類早期流產DNA甲基化標志物,用于輔助診斷早期流產的標記物,以實現快速評估早期流產風險并為防治提供依據。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組評估早期流產風險的DNA甲基化標志物,所述的DNA甲基化標志物包括與PRDM1基因啟動子區DMR所對應的8個DNA甲基化位點;
所述的8個DNA甲基化位點為cg25608130,cg19577529,cg10573915,cg11072009,cg02667677,cg23778363,cg24793124,cg07331652。
進一步的,所述的8個DNA甲基化位點在流產病例中甲基化水平顯著降低10%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醫科大學,未經南京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973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