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調節溫室大棚內土壤溫度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96516.0 | 申請日: | 2018-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07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冷冬梅;鄒同華;祝健;李曉靜;胡中香;李承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商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9/24 | 分類號: | A01G9/24;A01G9/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仝林葉 |
| 地址: | 300134***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溫草簾 表層土壤 棚內土壤 溫室大棚 熱管 溫室 地下土壤 頂部設置 工作全程 節能環保 熱量傳遞 深層土壤 冷凝段 免維護 蒸發段 熱源 翅片 加熱 土壤 地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調節溫室大棚內土壤溫度的裝置。本發明包括溫室大棚、土壤、多根熱管、翅片、保溫草簾,將熱管的蒸發段埋于地下,冷凝段置于表層土壤及空氣中,將地下土壤的熱量傳遞到表層土壤,創造出適于植物生長的環境溫度,溫室大棚的頂部設置保溫草簾。本發明通過對深層土壤熱源的利用,達到加熱目的,從安裝到工作全程無污染,做到真正的節能環保,此外,前期一次投入后,后期免維護,且壽命比較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涉及能源利用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用于調節溫室大棚內土壤溫度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于反季節水果、蔬菜的需求不斷增長,為滿足人類的需求,溫室大棚應運而生。溫室,又稱暖房。能透光、保溫(或加溫),用來栽培植物的設施。在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季節,能提供生育期溫室和增加產量,多用于低溫季節喜溫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而加溫耗能是溫室冬季運行的主要障礙,以前基本靠燒煤,但是由于環保的要求,煤炭基本禁止,那能源消耗只剩下電能或燃氣。然而,煤氣管道供給燃氣到農田是不現實的,所以電是比較好的溫室大棚供熱方式,而用電加溫存在耗能大、后期投入費用高等缺點。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于提高溫室大棚內土壤溫度的裝置。
本發明一種用于調節溫室大棚內土壤溫度的裝置,是將深層土壤的熱量用于提升溫室大棚內的土壤溫度,改善了溫室大棚傳統供熱方式高耗能、高污染的不足之處,為溫室大棚提供了一種新型環保節能的供熱方式。
為實現上述功能,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調節溫室大棚內土壤溫度的裝置,包括溫室大棚1、土壤2、多根熱管3、翅片4、保溫草簾7,將熱管的蒸發段埋于地下,冷凝段置于表層土壤及空氣中,將地下土壤的熱量傳遞到表層土壤,創造出適于植物生長的環境溫度,溫室大棚的頂部設置保溫草簾。
所述熱管的冷凝段帶有翅片,以增強換熱。
所述的熱管為重力熱管,數量為多根。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熱管是一種具有極高導熱性能的傳熱元件,具有極高的導熱性、良好的等溫性、冷熱兩側的傳熱面積可任意改變、可遠距離傳熱、可控制溫度等一系列優點。利用熱管的這些優點,借助安置于地下的熱管,將深層土壤熱源中的熱量傳遞到淺層土壤,達到對淺層土壤的加熱,以滿足栽培的植物對于土壤溫度的要求,不僅有效利用了地熱這種新能源,而且還做到了節能環保。
本發明改良了大棚植物栽培過程中出現的溫度不足或熱利用率較低的現象,通過熱管技術充分利用土壤源的熱量,解決了傳統供熱方式污染環境的問題,真正做到了環保,符合當今綠色環保的理念。此外,本裝置前期一次投入后,后期免維護,而且壽命比較長。本裝置可以降低大棚植物栽培的成本,這樣人們一年四季均可享用廉價新鮮的蔬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但是應該指出本發明的實施不限于以下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用于調節溫室大棚內土壤溫度的裝置,包括溫室大棚1、土壤2、多根熱管3、翅片4、保溫草簾7。
所述熱管3的蒸發段埋于地下、冷凝段置于表層土壤及空氣中,冷凝段上設有翅片4以增強換熱。熱管3內的工質在蒸發段處吸收土壤中的熱量,發生相變,變為氣態,蒸氣在微小的壓力差下上升至冷凝段遇冷冷凝,將熱量釋放到淺層土壤及空氣中,重新凝結成液體后依靠重力作用流回蒸發段,如此循環不止,熱量由熱管一端傳至另外一端。這種循環是快速進行的,只要存在溫度差,熱量就可以被源源不斷地傳至溫室大棚。在溫室大棚的頂部鋪設有保溫草簾7,白天將保溫草簾打開,溫室大棚吸收并保存太陽能,大棚內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夜晚將保溫草簾鋪開以達到保溫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商業大學,未經天津商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965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