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測量濕氣流量的節流裝置取壓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87079.6 | 申請日: | 2018-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485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濤;徐英;張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F1/40 | 分類號: | G01F1/4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測量 濕氣 流量 節流 裝置 取壓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測量濕氣流量的節流裝置取壓器,適用于豎直管道內濕氣流量的測量,包括包覆節流裝置取壓部位的取壓器外殼和內藏式導壓管,取壓部位靠近取壓器外殼的下部,環繞取壓部位一周開設有分布均勻的取壓槽或多孔放射狀取壓口,在取壓部位處的節流裝置與取壓器外殼之間留有環形導壓通道,所述的取壓槽或取壓口使得節流裝置內的介質通道與環形導壓通道之間相互連通;在取壓器外殼內開設有與所述的環形導壓通道相連通的內藏式導壓管。本發明可防止導壓管被液體堵塞產生液柱,從而保證了壓力和差壓的可靠測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多相流量測量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采用差壓式測量原理測量濕氣兩相流量的計量技術。
背景技術
在天然氣采集、輸送等工業過程中,管道內常伴有凝析油及地層水等液態介質。當氣相為連續相,液相為離散相時,其流動狀態即為濕氣。濕氣流動中各相流量的準確計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差壓式原理的流量測量方法應用廣泛。在傳統的取壓器結構中,導壓管與管壁或環室上的單一取壓孔連接。以文丘里為例,根據GB/T2624.4《用安裝在圓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壓裝置測量滿管流體流量第4部分:文丘里管》,取壓孔直徑在4mm~10mm范圍內,且與管徑、節流比相關,例如DN50文丘里的上游取壓孔直徑只允許在4mm~5mm之間。上述傳統的取壓器結構適用于單相流體流量的測量,而不適用于豎直濕氣測量。通過實驗觀察,當濕氣豎直流過符合該標準的DN50環室取壓文丘里時,在導壓管內形成了高度隨時間變化的液柱,給差壓的測量帶來了誤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使用節流裝置測量濕氣流量的取壓器,適用于節流裝置的任一取壓位置,該取壓器可防止導壓管被液體堵塞產生液柱,從而保證了壓力和差壓的可靠測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測量濕氣流量的節流裝置取壓器,適用于豎直管道內濕氣流量的測量,包括包覆節流裝置取壓部位的取壓器外殼和內藏式導壓管,其特征在于,取壓部位靠近取壓器外殼的下部,環繞取壓部位一周開設有分布均勻的取壓槽或多孔放射狀取壓口,在取壓部位處的節流裝置與取壓器外殼之間留有環形導壓通道,所述的取壓槽或取壓口使得節流裝置內的介質通道與環形導壓通道之間相互連通;在取壓器外殼內開設有與所述的環形導壓通道相連通的內藏式導壓管。
優選地,在環形導壓通道的底部設有用于加速液體的回流并減少污物沉積的臺階或斜坡。
本發明在所需取壓的橫截面上,采用長形取壓槽或多孔放射狀取壓口取壓,取壓口外側包以環形導壓通道,并在導壓通道頂部通過內藏式導壓管與壓力、差壓傳感器連接,實現壓力和差壓的測量。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增加取壓口的長度或數量,增加取壓口的截面積,為通過取壓口進入導壓通道的液體提供流回管道的機會;環形導壓通道具有較大的截面積,同樣可以避免液體的堵塞,通道底部設有臺階或斜坡,用于加速液體的回流,并減少污物的沉積;導壓通道的容積較大,可對液體沖進、流出造成的壓力脈動提供緩沖作用;在導壓通道的頂部只有氣相介質,內藏式導壓管將其壓力引至壓力/差壓傳感器實現測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管道上采用長形取壓槽的取壓器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管道上采用放射狀取壓口的取壓器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管道上采用長形取壓槽的取壓器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管道上采用放射狀取壓口的取壓器剖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870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