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赤泥透水磚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86345.3 | 申請日: | 2018-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757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洪波;曠峰華;任瑞康;葛興澤;李自金;任佳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622 | 分類號: | C04B35/622;C04B38/06;E01C11/22;E01C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偉鋒;劉鐵生 |
| 地址: | 10002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水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赤泥透水磚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赤泥粉料造粒制備赤泥顆粒;所述采用赤泥粉料造粒制備赤泥顆粒,包括:采用粒徑在10μm~30μm的赤泥粉料采用離心噴霧造粒工藝制備待篩分赤泥顆粒,對待篩分赤泥顆粒篩分獲得粒徑在50μm~100μm的赤泥顆粒;
將玻璃粉成形于所述赤泥顆粒外表面,形成赤泥玻璃核;所述將玻璃粉成形于所述赤泥顆粒外表面,形成赤泥玻璃核,包括:將玻璃粉噴灑于所述赤泥顆粒外表面,形成赤泥玻璃核,所述玻璃粉的粒徑在1μm~10μm;
采用所述赤泥玻璃核和造孔劑成型、燒制赤泥透水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所述赤泥玻璃核和造孔劑成型、燒制赤泥透水磚,包括:
采用M個等級粒徑的造孔劑分別形成于所述赤泥玻璃核外表面,形成與M個等級粒徑的造孔劑一一對應的M個等級的混合料,其中,M個等級粒徑的尺寸順次增加,M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數;
將所述M個等級的混合料順次層疊鋪設在透水磚模具內,并對透水磚模具內的M層混合料擠壓成型M層透水磚坯料;
對M層透水磚坯料燒制赤泥透水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對M層透水磚坯料燒制赤泥透水磚,包括:
在50℃~150℃溫度范圍內,對所述M層透水磚坯料烘干不少于12小時;
對烘干后的M層透水磚坯料以30℃/h~180℃/h的升溫速率分段將爐溫升至1000℃~1250℃,保溫2h~6h,然后以120℃/h~300℃/h的速率降至室溫,以制備形成赤泥透水磚。
4.一種權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赤泥透水磚的制備方法制備的赤泥透水磚,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赤泥玻璃核形成的具有透水孔的透水磚體,所述赤泥玻璃核包括赤泥顆粒以及包裹在所述赤泥顆粒外表面的玻璃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赤泥透水磚,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水磚體包括依次層疊的M層透水磚層;M層透水磚層的透水孔的孔徑順次增加。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赤泥透水磚,其特征在于,
M層透水磚層依次包括第一層透水磚層、第二層透水磚層、第三層透水磚層,
第一層透水磚層的透水孔的孔徑在0.1μm~1μm;
第二層透水磚層的透水孔的孔徑在2μm~10μm;
第三層透水磚層的透水孔的孔徑在11μm~100μm。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赤泥透水磚,其特征在于,
所述赤泥顆粒占所述透水磚體重量的60%-9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8634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改性茶皂素陶瓷解凝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