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鏡頭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85266.0 | 申請日: | 2018-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4127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施銘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2 | 分類號: | G02B7/02;G02B27/6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辦***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鏡頭 模塊 | ||
1.一種鏡頭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
鏡頭單元,包括鏡筒以及至少一透鏡,該透鏡構成光軸,而該鏡筒包括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以及
光轉折單元,包括本體,該本體具有反射面,該第一端部相鄰該光轉折單元;
其中,光束由第一方向經由該反射面改變路徑后,向該光軸的方向通過該鏡頭單元;
其中,該反射面與該光軸的交點到該透鏡于該光軸上的距離為第一距離,該反射面與該光軸的交點到該鏡筒的第一端部于該光軸上的距離為第二距離,該反射面的法線與該光軸夾有第一角度,而該鏡頭模塊滿足以下條件:
0.8tan(α)×A'/B'1;
其中,α為該第一角度,A’為該第一距離,B’為該第二距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角度α范圍為42~48度,該鏡頭模塊滿足以下條件:
0.8A'/B'1;
其中,A’為該第一距離,B’為該第二距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鏡頭模塊,其特征在于,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一體成型或者為可分離,該第二端部為該鏡筒最遠離該光轉折單元且相對該第一端部的另一端部,該反射面與該光軸的交點到該第二端部的末端于該光軸上的距離為第三距離,該鏡筒沿著垂直于該光軸的方向具有一高度,該鏡頭模塊滿足以下條件:
其中,H為該鏡筒的高度,C’為該第三距離。
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鏡頭模塊,其特征在于,該本體更包括朝向該鏡頭單元的第一面,該本體的第一面到該透鏡于該光軸上的距離為第一長度,該本體的第一面到該鏡筒的第一端部于該光軸上的距離為第二長度,該第二端部為該鏡筒最遠離該光轉折單元且相對該第一端部的另一端部,該本體的第一面到該第二端部的末端于該光軸上的距離為第三長度,該鏡筒沿著垂直于該光軸的方向具有一高度,該本體沿著平行于該光軸的方向具有一長度,該鏡頭模塊滿足以下條件:
0.4tan(α)×A/B0.8;
5H/G×C11;
其中,α為該第一角度,A為該第一長度,B為該第二長度,C為該第三長度,H為該鏡筒的高度,G為該本體的長度。
5.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鏡頭模塊,其特征在于,該本體更包括一朝向該鏡頭單元的第一面,該本體的第一面到該透鏡于該光軸上的距離為第一長度,該本體的第一面到該鏡筒的第一端部于該光軸上的距離為第二長度,該第二端部為該鏡筒最遠離該光轉折單元且相對該第一端部的另一端部,該本體的第一面到該第二端部的末端于該光軸上的距離為第三長度,該鏡筒沿著垂直于該光軸的方向具有一高度,該本體沿著平行于該光軸的方向具有一長度,該鏡頭模塊滿足以下條件:
0.4tan(α)×A/B0.8;
0.6A/B0.7;
其中,α為該第一角度,A為該第一長度,B為該第二長度。
6.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鏡頭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光轉折單元更包括第一透鏡,該本體更包括第一面以及第二面,而該第一透鏡設置于該第一面或該第二面,并用以匯聚該光束,該第一透鏡與該本體系一體成型或者為可分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鏡頭模塊,其特征在于,該光轉折單元更包括第二透鏡,而該第二透鏡設置于未設置該第一透鏡的該第一面或該第二面,并用以匯聚該光束,該第二透鏡與該本體一體成型或者為可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8526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