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磷烯-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84310.6 | 申請日: | 2018-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236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1 |
| 發明(設計)人: | 廉培超;劉紅紅;王波;湯永威;梅毅;陳繼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2/19 | 分類號: | C01B32/19;C01B2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石墨烯復合材料 混合液 制備 超聲預處理 高壓均質機 上清液 懸浮液 溶劑 片層 導熱性 復合材料技術 高壓均質處理 真空抽濾干燥 導電性 惰性氣體 高穩定性 離子液體 去離子水 設備要求 有機溶劑 石墨 研磨 連續化 黑磷 排空 沉淀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磷烯?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分別將片層黑磷和片層石墨研磨成粉末,加入到溶劑中混合均勻得到混合液A;其中溶劑為去離子水、有機溶劑或離子液體;將混合液A進行超聲預處理0.5~2h;利用惰性氣體排空高壓均質機內的空氣,將超聲預處理的混合液A置于高壓均質機中,在壓力為500~4000bar條件下進行高壓均質處理5~60min得到懸浮液;將懸浮液離心分離得到沉淀和上清液;將上清液冷凍干燥或真空抽濾干燥即得磷烯?石墨烯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磷烯?石墨烯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及柔性、比表面積大、高穩定性,本發明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效率高、可連續化操作、設備要求低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磷烯-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磷烯是指少層的黑磷,是一種二維材料,大量的理論和實驗研究表明磷烯具有優異的性能,例如較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和開關比、層數可調的直接帶隙、高度的各向異性、極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在太陽能電池、儲能電池、生物醫藥、場效應晶體管、傳感器、催化等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石墨烯也是一種性能優異的二維材料,尤其是通過機械剝離的石墨烯,良好的光學、力學、熱學等性質,使其在各領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將兩者復合得到的磷烯-石墨烯復合材料可以同時兼具二者的優點,在諸多領域展現出了很好的應用前景,極具開發價值。
目前的磷烯-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主要是通過先制備出單一的磷烯、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再將二者物理混合。而制備磷烯、石墨烯的方法大都采用液相超聲,這種方法耗時長,且產率低,同時很難連續化制備,不適合大規模制備。根據相關文獻報道磷烯中的每個磷原子與周圍的3個磷原子以共價鍵的方式連接,因此每個磷原子外還有兩個孤電子,很容易和空氣中的氧反應,導致磷烯易被氧化,而物理混合的方式很難解決磷烯的穩定性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磷烯-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采用高壓均質機,使物料通過均質腔時,同時受到高速剪切、高頻震蕩和對流撞擊等作用,一步實現磷烯、石墨烯的剝離與復合,同時還能使磷烯石墨烯形成鍵合作用,提高復合材料的穩定性。本發明制備的磷烯-石墨烯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及柔性、比表面積大、高穩定性,本發明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效率高、可連續化操作、設備要求低等特點。
一種磷烯-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分別將片層黑磷和片層石墨研磨成粉末,加入到溶劑中混合均勻得到混合液A;其中溶劑為去離子水、有機溶劑或離子液體;
(2)將步驟(1)所得混合液A進行超聲預處理0.5~2h;
(3)利用惰性氣體排空高壓均質機內的空氣,將步驟(2)超聲預處理的混合液A置于高壓均質機中,在壓力為500~4000bar條件下進行高壓均質處理5~60min得到懸浮液;
(4)將步驟(3)所得懸浮液離心分離得到沉淀和上清液;
(5)將步驟(4)所得上清液冷凍干燥或真空干燥即得磷烯-石墨烯復合材料;
所述片層黑磷為磷烯;
所述步驟(1)片層黑磷和片層石墨的質量比為(4~0.5):1;
所述步驟(1)有機溶劑為N-甲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亞砜、鄰二氯苯、異丙苯基過氧化氫、醇類或醚類;
所述步驟(1)離子液體為咪唑類、季銨鹽類、吡咯類、哌啶類、吡唑類、嗎啉類、噁唑類、胍鹽類、锍鹽類或季膦鹽類;
所述步驟(2)中超聲波功率為100~300W;
本發明所述磷烯-石墨烯復合材料中具有P-C鍵;經EDS檢測,磷烯-石墨烯復合材料中磷烯的質量百分數為10~9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843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