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浮力動能發電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82037.3 | 申請日: | 2018-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975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1 |
| 發明(設計)人: | 封晏 | 申請(專利權)人: | 封晏 |
| 主分類號: | F03B17/02 | 分類號: | F03B17/02;F03B13/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靜***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浮力動能 發電裝置 動能 發電 落差 儲能設備 傳導裝置 電能需求 發電方式 發生裝置 緩釋裝置 燃料消耗 水流動能 影響環境 有效解決 增效裝置 資源分布 自然波動 縱向穩定 高壽命 工廠化 可控的 零排放 地域 發電機 產能 恒流 能效 整合 預制 放大 水位 驅動 燃燒 海洋 排放 施工 天氣 污染 轉化 | ||
1.一種浮力動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含有浮力動能發生裝置、浮力動能放大和增效裝置、動能傳導裝置、雙向合一動能整合和緩釋裝置(s.p.d);所述浮力動能發生裝置由定位安裝的立柱(a1)和波動浮筒(f1)組成;所述波動浮筒(f1)半浮于水面,在波動浮筒(f1)內的底部設有浮筒配重(f11),在波動浮筒(f1)的中央對稱位置設有兩垂直并列的立柱中央管腔(f12),所述立柱(a1)在立柱中央管腔(f12)內滑動配合并貫穿其中,在所述波動浮筒(f1)的頂部中央設有浮筒端鉸接安裝點(f0);所述浮力動能放大和增效裝置設于浮筒的上方、兩立柱(a1)之間,由一級X形比例力矩杠桿單元(1b2x)構成的一級動能放大段(1bx)和由一級X形等比力矩杠桿單元(1bn)陣列疊加構成的一級動能增效段(1bn+)組成;所述一級X形比例力矩杠桿單元(1b2x)的交叉受力點與兩立柱固定鉸接安裝點(1x0)鉸接,陣列疊加的一級X形等比力矩杠桿單元(1bn)的各交叉鉸接點上的定位垂直行走滑輪(b0x)與設置于兩立柱(a1)相向一側的垂直行走滑軌(a3)滑動配合;在所述一級X形等比力矩杠桿單元(1bn)組的頂端連接一根或一組增效段平衡配重索(b1),所述配重索(b1)的另一端繞經設置在所述立柱(a1)頂端的增效段平衡配重索滑輪(b3)后與所述立柱(a1)內的增效段平衡配重塊(b4)連接;所述一級X形比例力矩杠桿單元(1b2x)的一級X形長力矩杠桿拉桿連接端(110)通過兩個一級X形長力矩杠桿端拉桿連接臂(11)與所述浮筒端鉸接安裝點(f0)鉸接,構成浮力發電裝置的動能發生、放大與增效部分,所述增效部分的一級X形等比力矩杠桿單元(1bn)的累疊單元數取決于水位的升降幅度和發電機的轉速;在所述陣列疊加的一級X形等比力矩杠桿單元(1bn)組的頂端設有抽拉動力索驅動滑輪(c2);在所述波動浮筒(f1)上下兩端的所述立柱(a1)上設置了上限位緩沖裝置(a2+)和下限位緩沖裝置(a2-);所述動能傳導裝置為一根或一組一端固定于立柱或上限位緩沖裝置(a2+)上的一個或一組抽拉動力索固定筘(c0)上的抽拉動力傳導索(c1),該抽拉動力傳導索(c1)的另一端依序分別繞經一個或一組抽拉動力索驅動滑輪(c2)、一個或一組第一繞索定位論(c31)、一個或一組第二繞索定位論(c32)、一個或一組第三繞索定位論(c33)后,再繞經雙向合一動能整合和緩釋裝置(s.p.d)的一個或一組動力索傳導輪(s100或p100或d100)后,連接到抽拉動力索平衡配重塊(c4)上;所述雙向合一動能整合和緩釋裝置(s.p.d)能將雙向往復波動產生的斷續動能整合為單方向連續的緩釋動能,所述雙向合一動能整合和緩釋裝置(s.p.d)由單軸動能整合裝置主軸(s000)以及依序設置于所述單軸動能整合裝置主軸(s000)上的動力索傳導輪(s100)、單向動能輸入齒輪(s200)、單向動能輸出齒輪(s300)、雙向合一儲能緩釋盤(s400)、輸入和輸出變向傳動齒輪組(s0″00)組成;其中,所述單軸動能整合裝置主軸(s000)通過一對s基座軸承(s001)安裝于基座(B0)上;所述動力索傳導輪(s100)通過一定位卡銷(s002)與所述單軸動能整合裝置主軸(s000)固定,所述動力索傳導輪(s100)的一側設有一向內陣列的傳導輪單向撐牙組(s102)并與所述單向動能輸入齒輪(s200)配合,所述單向動能輸入齒輪(s200)與單軸動能整合裝置主軸(s000)以輸入齒輪軸承(s201)配合;所述單向動能輸出齒輪(s300)通過輸出齒輪軸承(s301)與單軸動能整合裝置主軸(s000)配合,所述單向動能輸出齒輪(s300)與所述單向動能輸入齒輪(s200)之間通過輸入和輸出變向齒輪組(s0″00)嚙合傳動;所述輸入和輸出變向齒輪組(s0″00)為兩組聯動齒輪,它們分別由第一變向齒輪組(s201’、s202’)和第二變向齒輪組(s2’01’、s2’02’)組成,所述第一變向齒輪組(s201’、s202’)和第二變向齒輪組(s2’01’、s2’02’)在所述的單向動能輸入齒輪(s200)與所述的單向動能輸出齒輪(s300)之間起換向橋接作用;所述單向動能輸出齒輪(s300)的另一側設有向內的內單向齒(s300’)該內單向齒(s300’)與主軸撐牙設置輪(s005)上的陣列s設置輪撐牙組(s006)配合并單向傳動,所述主軸撐牙設置輪(s005)與所述單軸動能整合裝置主軸(s000)通過定位卡銷(s004)緊密配合;在所述單向動能輸出齒輪(s300)的一側設有發條固定柱(s302),在與所述發條固定柱(s302)的同一側設置有雙向合一儲能緩釋盤(s400),所述雙向合一儲能緩釋盤(s400)的翻口籠罩在所述發條固定柱(s302)的外圍,所述發條固定柱(s302)通過儲能緩釋發條(s401)與所述雙向合一儲能緩釋盤(s400)翻口上的儲能緩釋發條固定卡槽(s403)連接,所述雙向合一儲能緩釋盤(s400)通過s緩釋盤軸承(s402)與所述單軸動能整合裝置主軸(s000)活動配合,所述雙向合一儲能緩釋盤(s400)的s緩釋盤軸承(s402)的外圍設有嚙齒(s404),所述雙向合一儲能緩釋盤(s400)通過所述嚙齒(s404)與發電機端齒輪(E01)嚙合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封晏,未經封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8203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