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天線校正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79734.3 | 申請日: | 2018-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998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魏蕾;李茵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17/12 | 分類號: | H04B17/12;H04B17/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葉樹明 |
| 地址: | 7121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線 校正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公開提供一種天線校正方法、裝置及系統,涉及通信技術領域,能夠解決傳統校正方法的局限性和聯合校正的約束性,有效解決分布式通信系統中交疊覆蓋區域的干擾問題。通過部署在基帶處理單元和射頻拉遠單元之間的天線校正裝置,經過光纖傳輸的方法實現對天線的聯合校正。本發明用于天線校正。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天線校正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分布式無線通信系統在工程部署和商用運營時,普遍存在多小區天線交疊覆蓋區域,位于交疊覆蓋區域的小區邊緣用戶常常因為小區間干擾導致吞吐量的降低,為了解決小區間干擾,可以采用Super Cell(超級小區)、CoMP(協作多點,CoordinatedMultipoint)、ICIC(小區間干擾協調,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FSS(頻率選擇性調度,Frequency selective scheduling)等技術消除交疊區的干擾。但是,上述技術都需要依賴多天線間的信號一致性,即交疊區各個天線間頻率誤差和相位誤差保持在較小的誤差范圍內,當頻率誤差和相位誤差超出可控范圍時,用戶終端收到不同天線間信號會部分抵消,從而造成賦形增益下降,降低用戶感知度。
為了解決多天線間的信號一致性問題,現有技術采用單天線校正和多天線聯合校正的方法對天線陣列進行校正,單天線校正方法主要是利用射頻拉遠單元(Radio RemoteUnit,RRU)上的校準接口與收發通道間發送已知數據,再由基帶處理單元(Base BandUnit,BBU)比較各通道接收數據間的幅相差,完成通道間幅相差異計算和補償;多天線聯合校正方法主要是將多個RRU上的校正接口通過射頻線纜與收發通道間發送已知數據,再有基帶處理單元(Base Band Unit,BBU)比較各通道接收數據間的幅相差,完成通道間幅相差異計算和補償。
但是,無論是單天線校正還是多天線聯合校正,都需要使用RRU上的校準接口,并且需要將各個校準接口通過射頻線纜連接起來才能具備聯合校正的條件,射頻線纜連接方式對傳輸距離和傳輸質量有諸多嚴格要求,不便于工程施工和靈活組網,難以實現在大規模分布式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普遍應用。
發明內容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天線校正方法、裝置和系統,能夠解決傳統校正方法的局限性和聯合校正的約束性,有效解決分布式通信系統中交疊覆蓋區域的干擾問題。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天線校正方法,該方法包括:
接收基帶處理單元發送的校正指令,校正指令包括射頻拉遠單元的數量以及與每個射頻拉遠單元對應的校正天線數量;
根據校正指令生成第一校正序列;
將第一校正序列發送給射頻拉遠單元,以使得射頻拉遠單元將第一校正序列發送給對應的校正天線;
接收射頻拉遠單元反饋的第二校正序列,第二校正序列是每個校正天線接收第一校正序列得到的;
根據第一校正序列和第二校正序列,計算得到第三校正序列;
將第三校正序列發送給射頻拉遠單元。
通過部署在基帶處理單元和射頻拉遠單元之間的天線校正裝置,經過光纖傳輸的方法實現對天線的聯合校正,能夠解決傳統校正方法的局限性和聯合校正的約束性,有效解決分布式通信系統中交疊覆蓋區域的干擾問題。
在一個實施例中,根據校正指令生成第一校正序列包括:
根據校正指令,按照頻域和時域兩個維度生成等分相位的第一校正序列;頻域維度是指將每個校正天線按照不同相位排列,時域維度是指將每個天線按照不同優先級排列。
通過兩種維度的方式能夠確保各個天線上的校正序列不會重疊,從而保證在交疊區每個天線校正序列的唯一性,也保證每個天線分配的校正序列幅度相同,且相位和時序優先級的線性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7973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