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駒形桿菌屬重組微生物,使用其生產纖維素的方法以及生產所述微生物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79024.0 | 申請日: | 2018-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853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6 |
| 發明(設計)人: | 鄭焞天;李城行;樸軫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12N1/21 | 分類號: | C12N1/21;C12P19/04;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金擬粲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生物 纖維素 生產 重組微生物 桿菌屬 桿菌 收率 生產能力 | ||
1.一種重組的駒形桿菌(Komagataeibacter)屬微生物,所述微生物包含增加多聚磷酸激酶(PPK)的表達或其活性的基因修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基因修飾增加編碼所述多聚磷酸激酶的基因的表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基因修飾增加編碼所述多聚磷酸激酶的基因的拷貝數或者是對編碼所述多聚磷酸激酶基因的表達調控序列的修飾。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多聚磷酸激酶屬于EC 2.7.4.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多聚磷酸激酶在將NTP+(磷酸)n轉化為NDP+(磷酸)n+1的可逆反應中針對逆向反應的催化活性高于針對正向反應的催化活性,以及NTP和NDP分別代表三磷酸核苷和二磷酸核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多聚磷酸激酶在使用GDP、CDP或UDP作為底物的反應中與使用ADP相比將NDP轉化為NTP具有較高催化活性,以及NTP和NDP分別代表三磷酸核苷和二磷酸核苷。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多聚磷酸激酶是與SEQ ID NO:44、46或4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約85%或更高的序列同一性的多肽。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多聚磷酸激酶來自Silicibacter屬或紅細菌(Rhodobacterales)屬。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微生物與沒有增加多聚磷酸激酶(PPK)的表達或活性的遺傳修飾的相同類型的微生物相比,具有增強的纖維素生產能力。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所述微生物還包含增加磷酸果糖激酶(PFK)的表達或其活性的基因修飾。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基因修飾增加編碼所述磷酸果糖激酶的基因的拷貝數或者是對編碼所述磷酸果糖激酶基因的表達調控序列的修飾。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磷酸果糖激酶屬于EC 2.7.1.11。
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磷酸果糖激酶是與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約90%或更高的序列同一性的多肽。
14.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磷酸果糖激酶來自埃希氏桿菌(Escherichia)屬、芽孢桿菌(Bacillus)屬、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屬、發酵單胞菌(Zymomonas)屬或弧菌(Vibrio)屬。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中所述微生物是木駒形桿菌(Komagataeibacterxylinus)。
16.一種生產纖維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培養基中培養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以生產纖維素;以及
從培養物中收集所述纖維素。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培養基包含乙醇或外源性纖維素。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纖維素是羧基化纖維素。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羧基化纖維素是羧基烷基纖維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7902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