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骨軟骨取骨器和骨膜骨取骨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77360.1 | 申請日: | 2018-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788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曾參軍;黃華軍;郭浩;譚新宇;黃偉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骨科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16 | 分類號: | A61B17/1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黃為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取骨器 取骨 骨軟骨 骨膜 軟骨 骨栓 種骨 內腔連通 病損處 骨替換 克氏針 排出件 凹坑 內骨 內腔 伸入 愈合 斷裂 取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骨軟骨取骨器和骨膜骨取骨器。其中骨軟骨取骨器包括設有第一內腔的第一圓筒,第一圓筒的一端設有與第一內腔連通、能插入骨軟骨內的第一取骨端;骨軟骨取骨器包括一端用于伸入至第一取骨端內并固定待取出骨栓的克氏針,還包括用于推出位于第一取骨端內骨栓的骨軟骨排出件;第一取骨端外徑為a。骨膜骨取骨器結構與骨軟骨取骨器相同,骨膜骨取骨器第二取骨端的內徑與骨軟骨取骨器第一取骨端的外徑a相同。本發明提供的骨軟骨取骨器和骨膜骨取骨器,其取骨時能對取骨端內的骨栓進行固定,使取骨端內的骨栓與骨主體之間更容易斷裂,而且正常骨膜骨替換塊與病損處骨軟骨凹坑的間隙較小,患處愈合時間大幅縮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取骨工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骨軟骨取骨器和骨膜骨取骨器。
背景技術
在骨置換手術中,經常需要將病變骨取出,再從人體另一處取一塊正常骨替換并填補在原來病變部分的凹坑上,例如在髂骨上取一小塊骨膜骨替換距骨上病變的骨軟骨。
目前的取骨工具包括一筒體,筒體一端設有內腔,其邊緣均布有刃體形成取骨端,筒體另一端設有把手。使用時,將筒體的取骨端插入至距骨骨軟骨病損處,然后使筒體繞其自身軸線轉動并搖動,使位于筒體取骨端內的骨栓與外部的骨主體相互斷裂,然后連同已斷開的病變骨栓拔出取骨端。髂骨上正常骨膜骨的取骨方式與距骨上病變骨軟骨的取骨方式相同。然而,由于筒體和內筒均為圓筒狀,取骨端內骨栓沒有被有效固定,造成取骨端內骨栓與骨主體斷開的難度增大,而搖動取骨工具的筒體會造成骨主體上被切割的凹坑尺寸變大,即使填補上正常的骨替換塊后,正常的骨替換塊與凹坑之間的間隙也較大,延長了愈合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骨軟骨取骨器和骨膜骨取骨器,其取骨時能對取骨端內的骨栓進行固定,使取骨端內骨栓與骨主體之間更容易斷裂,而且正常骨膜骨替換塊與病損處骨軟骨凹坑的間隙較小,愈合時間大幅縮短。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骨軟骨取骨器,包括設有第一內腔的第一圓筒,所述第一圓筒的一端設有與第一內腔連通、能插入骨軟骨內的第一取骨端;骨軟骨取骨器包括一端用于伸入至第一取骨端內并固定待取出骨栓的克氏針,還包括用于推出位于第一取骨端內骨栓的骨軟骨排出件。所述第一取骨端外徑為a。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骨軟骨排出件包括同軸線布置的推桿和活塞,推桿穿過所述第一圓筒上與第一取骨端相反的一端,活塞位于所述第一內腔中。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推桿和活塞之間為可同軸線旋轉連接,推桿上設有與所述第一圓筒相適配的螺紋部。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克氏針與第一圓筒相互平行,所述活塞呈圓柱形,活塞上設有能讓所述克氏針穿過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截面尺寸與克氏針的截面尺寸相適配。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活塞為橡膠材質的活塞。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推桿與活塞相反的一端設有把手。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把手與推桿之間為可拆卸連接。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取骨端為呈環形的刃體。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圓筒上與第一取骨端相反的一端設有握把,該握把的中部與第一圓筒連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與所述骨軟骨取骨器配合使用的骨膜骨取骨器,其結構與骨軟骨取骨器基本相同,包括與所述第一圓筒對應且設有第二內腔的第二圓筒,所述第二圓筒的一端設有與第二內腔連通、能插入骨膜骨內的第二取骨端;骨膜骨取骨器包括一端用于伸入至第二取骨端內并固定待取出骨栓的克氏針,還包括用于推出位于第二取骨端內骨栓的骨膜骨排出件,所述第二取骨端的內徑與骨軟骨取骨器的第一取骨端外徑a相同。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骨科研究院),未經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骨科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773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