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關節角度測量的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72927.6 | 申請日: | 2018-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546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高躍明;杜民;李玉榕;姜瑞欣;劉文鑄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107 | 分類號: | A61B5/107;A61B5/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學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隔離電路 輸入連接 信號預處理模塊 可調節 輸出 電源 角度測量 接收電極 關節 單獨使用 發射電極 發送電極 隔離模塊 相對比較 硬件要求 用戶體驗 便攜性 實時性 肢體 | ||
1.一種關節角度測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發送電極、接收電極放置在待測量肢體上;通過一頻率可調的恒壓源或恒流源向人體輸入恒壓信號Vt或恒流信號It,經過第一隔離電路,通過一對發送電極輸入到人體;接收電極以差分方式接收輸出信號;差分方式測量避免收發信號共地,測量到的輸出端電壓即為電壓的相對變化量;輸入信號也經過第三隔離電路,進入MCU模塊連接;
步驟S2:輸出信號經過人體的傳輸后,依次通過第二隔離電路、一信號預處理模塊;輸出至所述MCU模塊;
步驟S3:MCU模塊對輸入信號、輸出信號進行處理后,同時進入MCU模塊的運算單元,計算出實時的關節夾角,并通過I/O接口與人機交互模塊交換數據;
步驟S4:所述MCU模塊通過無線傳輸模塊與終端進行通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關節角度測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通過發送電極向人體某一肢體部位輸入多頻恒壓信號Vt或恒流信號It,當輸入為恒壓信號Vt;步驟S3中MCU模塊中根據公式G = 20lg(Vr / Vt)計算出在此角度下的信號增益值G;Vr為輸出信號對多次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并取平均值,得出在不同頻率下,關節角度θ與人體信號傳輸增益的計算公式為G = a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關節角度測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關節夾角、信號傳輸增益值的關系曲線進行曲線擬合,得出線性關系,從而明確了a、b參數的值。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關節角度測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0.15<a<-0.06,-40<b<-20。
5.一種關節角度測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頻率可調節的電源、第一隔離電路、第二隔離電路、信號預處理模塊、MCU模塊、第三隔離模塊以及安裝于待測肢體上的發送電極、接收電極;所述頻率可調節的電源一輸出經第一隔離電路與發射電極輸入連接;所述接收電極輸出經第二隔離電路與所述信號預處理模塊輸入連接;所述信號預處理模塊輸出與所述MCU模塊一輸入連接;所述頻率可調節的電源另一輸出經第三隔離電路與所述MCU模塊另一輸入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關節角度測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預處理模塊包括一差分運算放大器及一濾波器;所述差分運算放大器輸入接第二隔離電路輸出;所述差分運算放大器輸出接濾波器輸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關節角度測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MCU模塊包括一運算單元、第一AD模塊及第二AD模塊;所述信號預處理模塊輸出經第一AD模塊與所述運算單元一輸入連接;所述運算單元另一輸入與第二AD模塊輸出連接;第二AD模塊輸入與第三隔離電路輸出連接;所述運算單元輸出一傳輸單元輸入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關節角度測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人機交互模塊;
所述人機交互模塊通過一I/O接口與所述MCU模塊連接,人機交互模塊中包括按鍵和顯示屏,所述按鍵打開開關或者選擇頻率,顯示屏用以顯示角度信息。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關節角度測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MCU模塊還包括一無線傳輸模塊;MCU模塊通過所述無線傳輸模塊與終端進行數據通訊。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關節角度測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頻率可調節的電源為頻率可調節的恒壓源或恒流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大學,未經福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7292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