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井口拉送油管機械手支撐座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9110.3 | 申請日: | 2018-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3881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耿玉廣;王鐵鋒;李世杰;黃樹;孫連會;張旭;劉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9/14 | 分類號: | E21B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朱雅男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井口 送油管 機械裝置 支撐座 機械手 上端 井場 送機 油管 可上下移動 高度調整 高度運動 石油機械 支撐固定 配合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井口拉送油管機械手支撐座,屬于石油機械技術領域。所述井口拉送油管機械手支撐座利用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通過將第一部坐落在地面上,使得第一部位于井場油管拉送機的前端,便于井口拉送油管的機械裝置與井場油管拉送機配合,第二部與第一部的上端相連,起到連接作用,第三部可上下移動地與第二部的上端相連,井口拉送油管的機械裝置固定在第三部上,使得第三部不僅可以支撐固定井口拉送油管的機械裝置,而且可以根據現場不同作業面的高度調整井口拉送油管的機械裝置所在的高度,該支撐座的結構牢固,且不位于井口上或井口旁,可以保證井口拉送油管的機械裝置在井口上方2.5米左右的高度運動,不妨礙井口有人操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井口拉送油管機械手支撐座。
背景技術
在油氣田修井、試油作業過程中,需要將油管從油井內起出或者下入。人工操作起出或者下入油管耗費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并且在作業過程中容易對操作人員造成人身危害。為了減輕作業人員勞動強度,減小作業過程的安全風險,一般采用機械裝置來實現起下油管,而機械裝置需要相應的支撐座實現支撐固定。
現有技術中推拉油管的機械裝置主要有車載機械手或井口機械手。對于車載機械手而言,通過將其安裝在修井機尾部的井架下面的支撐座上,實現固定;對于井口機械手而言,通過將其安裝在井口上或井口旁邊的支撐座上,實現固定。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本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現有的車載機械手支撐座的內桶與外桶之間靠鉗形液壓鎖緊機構鎖緊,施工中經常出現松動,導致機械手左右晃動,直接影響施工進行;井口機械手支撐座坐在井口上,或坐在井口旁,占用了井口周圍及上方的空間,當起下油管過程中需要人工臨時在井口干預時有礙操作,也不便于工人完成機械式防噴器的開關、井控搶險、人員逃生及操車手觀察井口溢流情況;同時,不論車載機械手支撐座還是井口機械手支撐座均不適用于井口拉送油管的機械裝置。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牢固且不位于井口上或井口旁的井口拉送油管機械手支撐座,便于固定井口拉送油管的機械裝置。
具體而言,包括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井口拉送油管機械手支撐座,所述支撐座包括: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其中,
所述第一部坐落在地面上,且位于井場油管拉送機的前端;
所述第二部與所述第一部的上端相連;
所述第三部可上下移動地與所述第二部的上端相連,井口拉送油管的機械裝置固定在所述第三部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包括:至少一對支撐腿、至少兩對支撐筒、第一連接梁和第二連接梁;
所述支撐腿坐落在地面上,所述支撐腿和每對所述支撐筒沿所述井場油管拉送機的長度方向對稱布設;
所述第一連接梁架設在沿所述井場油管拉送機的長度方向相鄰的兩個所述支撐筒之間,所述支撐腿與所述第一連接梁相連;
所述第二連接梁架設在沿所述井場油管拉送機的寬度方向上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連接梁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腿包括:底座、絲杠、第三連接梁、連接軸和固定塊;
所述絲杠設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第三連接梁的一端設置在所述絲杠上,所述第三連接梁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連接軸與所述固定塊相連;
所述固定塊與所述第一連接梁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部包括:至少兩個第一連接筒和第四連接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91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