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凝早強型地質聚合物注漿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9039.9 | 申請日: | 2018-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167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明(設計)人: | 鄭木蓮;葉延勢;王崇濤;宋東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0 | 分類號: | 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64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骨架材料 注漿材料 制備 地質聚合物 化學助劑 堿激發劑 質量份 養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快凝早強型地質聚合物注漿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骨架材料、外摻骨架材料、堿激發劑及化學助劑,其中,骨架材料、外摻骨架材料、堿激發劑及化學助劑的質量份數分別為40?100份、0?20份、5?10份及0.5?10份,該注漿材料具有耐久性好、可注性優良及養護時間短的特點,并且制備方法簡單。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公路養護領域,涉及一種快凝早強型地質聚合物注漿材料及其 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從我國能源背景來講,國內依然存在大量發電廠,電廠將會帶來大量的廢 物——粉煤灰,鋼鐵冶煉廠產生礦泥、礦渣等廢物,這些廢物在過去常被肆意 傾倒,難以處理消化。此外,在我國投入大量的能源生產建筑材料,在不斷生 產過程中,存在著能源轉換的損耗、排放廢棄物等問題。因此我們在設計產品 的時候,應當把能源問題考慮在內,即如何利用目前看來是工業廢物的材料, 將其作為產品開發的原材料,既解決了所謂工業廢料的處理問題,又將有限的 資源合理利用,并且在產品開發中盡量降低能源轉換的消耗。
從行業背景來講,行業內道路修建后的各類損害是常見的,水泥路面的板 底脫空、瀝青路面的裂縫都是非常常見的病害。在瀝青路面多用半剛性基層的 大環境下,瀝青路面裂縫可能由于基層開裂導致,裂縫的基層強度將會下降, 更易受到水、溫度、荷載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而進一步加深道路損壞;同時,隨 著行業技術持續提高,修建于黃土、軟土等不良地基上的道路越來越多,如何 更好地加固、處治此類不良地基是一個可以進一步研究的行業問題。業內在處 理板底脫空時常采用注漿的方式,半剛性基層的裂縫反射至瀝青路面,致使路 表產生裂縫時補強基層、修補基層裂縫時也常采用此方式,在加固、處治不良地基時注漿也是一個輔助處理措施。但過去采用的水泥漿液存在諸如耐久性差、 可注性差、養護時間長、開放交通遲等問題,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新型注漿產 品,來解決目前道路養護中存在的某些問題,以適應現在社會人們對交通出行 更高的要求,推動道路養護事業的前進。
從地聚合物材料發展技術背景來講,地聚合物早在上個世紀即開始研究, 其起步研究較早,理論探究較深,具備較好的理論支撐基礎。但地聚合物材料 自研究之初,多用于建筑、砌墻等,較少用于公路工程中,鮮見改進地聚合物 材料并制備注漿用漿體材料;近年為響應國家號召,部分企業研究此類產品并 用于注漿,在有關技術研究上更進一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快凝早強型地質 聚合物注漿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注漿材料具有耐久性好、可注性優良及養護 時間短的特點,并且制備方法簡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述的快凝早強型地質聚合物注漿材料包括骨架 材料、外摻骨架材料、堿激發劑及化學助劑,其中,骨架材料、外摻骨架材料、 堿激發劑及化學助劑的質量份數分別為40-100份、0-20份、5-10份及0.5-10份。
骨架材料為鋼渣粉、粉煤灰及礦渣粉中的一種或幾種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 合物,其中,鋼渣粉的目數大于等于800目,鋼渣粉的28d活性大于等于95%; 粉煤灰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大于等于35%,粉煤灰中氧化鋁的含量大于等于15%, 粉煤灰中氧化鈣的含量小于等于10%,粉煤灰的活性指數大于等于70%,礦渣 粉滿足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標準。
堿激發劑為氫氧化鉀、氫氧化鈉及硅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按任意比例混合 的混合物,其中,氫氧化鉀及氫氧化鈉的目數均大于等于200目,硅酸鈉中Na2O 的含量大于等于7.2%,硅酸鈉中可溶物質的質量分數大于等于95.0。
外摻骨架材料為偏高嶺土、硅灰及納米二氧化硅中的一種或幾種按任意比 例混合的混合物,其中,納米二氧化硅的目數大于等于400目;硅灰的28d活 性大于等于95%,SiO2的28d活性大于等于92%;偏高嶺土的目數大于等于400 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903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