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鎂鋁合金復合板材有效
申請號: | 201810369007.9 | 申請日: | 2018-04-23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492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發明(設計)人: | 呂崇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愛博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32B15/01 | 分類號: | B32B15/01;B32B15/04;B32B37/10;B32B37/06;B32B38/16;C23C14/35;C23C14/16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李龍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鋁合金 復合 板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鎂鋁合金復合板材,鎂鋁合金復合板材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的:提供鎂鋁合金板、鋁板以及Ti板;對鎂鋁合金板以及鋁板進行第一熱處理;對Ti板進行第二熱處理;對第一熱處理之后的鎂鋁合金板和鋁板以及第二熱處理之后的Ti板進行打磨和清洗,得到表面清潔的鎂鋁合金板、鋁板以及Ti板;對表面清潔的鎂鋁合金板以及Ti板進行表面活化,得到表面活化的鎂鋁合金板以及Ti板;層疊表面活化的鎂鋁合金板、Ti板以及表面清潔的鋁板,得到層合體;以及對層合體進行軋制。本發明的層結構更加合理,合金力學性能更好,能夠充分發揮層合合金的優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鎂鋁合金復合板材。
背景技術
隨著金屬材料應用環境的日益復雜化,科技的不斷提高,工業領域對金屬材料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然而單一的金屬材料在自然資源日漸枯竭和自身條件的限制下,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工業需求。所以以層狀方式將同種或異種金屬材料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新型金屬復合材料,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重視。復合材料正在朝著結構優化的方向發展,未來最有前景的發展方向是。
現有技術提出了利用軋制法得到鎂鋁復合板材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夠充分利用鎂和鋁兩種金屬各自的長處,但是該技術:1、由于鎂鋁兩種金屬性質相差較大,所以僅僅通過軋制或者通過對于軋制工藝進行優化,并不能有效的將兩種金屬復合到一起,這將導致成品金屬復合材料力學性能較差。2、層疊金屬結構簡單,不能充分發揮層疊金屬材料的優勢。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鎂鋁合金復合板材,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鎂鋁合金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鎂鋁合金復合板材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的:提供鎂鋁合金板、鋁板以及Ti板;對鎂鋁合金板以及鋁板進行第一熱處理;對Ti板進行第二熱處理;對第一熱處理之后的鎂鋁合金板和鋁板以及第二熱處理之后的Ti板進行打磨和清洗,得到表面清潔的鎂鋁合金板、鋁板以及Ti板;對表面清潔的鎂鋁合金板以及Ti板進行表面活化,得到表面活化的鎂鋁合金板以及Ti板;層疊表面活化的鎂鋁合金板、Ti板以及表面清潔的鋁板,得到層合體;以及對層合體進行軋制。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層合體依次包括:第一表面活化的鎂鋁合金板、第一表面清潔的鋁板、表面活化的Ti板、第二表面清潔的鋁板以及第二表面活化的鎂鋁合金板。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鎂鋁合金板的厚度為2-3mm,Ti板的厚度為2-3mm,鋁板的厚度為2-3mm。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鎂鋁合金牌號為AZ91D,Ti板的牌號為TA1,鋁板的牌號為1080。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第一熱處理工藝為:氣壓為0.01-0.03Pa,熱處理溫度為400-500℃,熱處理時間為5-6h。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第二熱處理工藝為:氣壓為0.01-0.03Pa,熱處理溫度為700-800℃,熱處理時間為5-6h。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其中,對表面清潔的鎂鋁合金板以及Ti板進行表面活化具體為:對表面清潔的鎂鋁合金板的兩面以及Ti板的兩面利用磁控濺射方法鍍敷鋁膜,鋁膜的厚度為20-30μm。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軋制具體為:將層合體進行預熱,其中預熱溫度為500-550℃,預熱時間為30-40min;使用雙輥軋機對預熱后的層合體進行軋制,其中,軋制壓下量為每道次30-40%,軋制道次為6-8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愛博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愛博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900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