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滲帷幕混凝土復合樁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810367855.6 | 申請日: | 2018-04-23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083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超;何衛安;孫衛星;徐隆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02D5/46 | 分類號: | E02D5/46;E02D5/18;C04B28/04 |
代理公司: | 貴陽睿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慶紅 |
地址: | 550081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混凝土樁柱 防滲體 復合樁 防滲帷幕 混凝土 沉管 地基 防滲 施工 致密 澆筑混凝土 水電站大壩 承載能力 防滲效果 工程造價 滲透作用 施工成本 施工工藝 施工作業 泄洪閘 拔出 樁柱 鉆取 澆筑 地下水 侵襲 廠房 貫通 阻擋 外部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滲帷幕混凝土復合樁及其施工方法,混凝土復合樁包括混凝土樁柱,混凝土樁柱內設有防滲體,防滲體貫通混凝土樁柱的兩端;施工方法包括將沉管打入地面、將沉管拔出地面,澆筑混凝土樁柱、在混凝土樁柱上鉆取防滲孔、在防滲孔內澆筑形成防滲體的步驟;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防滲帷幕混凝土復合樁可廣泛應用于水電站大壩、泄洪閘、廠房、安裝間等地基施工作業,大大增強了地基的結構強度和承載能力,并降低了工程造價,簡化了施工工藝,節省了施工成本,當受到地下水的侵襲時,混凝土樁柱和防滲體依次對水的滲透進行阻擋,防滲體細密度較外部的混凝土樁柱更為致密,從而減緩了水的滲透作用,提高了防滲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施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滲帷幕混凝土復合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高層建筑物數量的不斷增加,在舊城區施工采用井點降水,引起鄰近建筑、管線、路面開裂下沉的現象屢見不鮮,為了保護地下水資源、減少浪費,防止建筑物水壩基坑外的地下水位下降誘發相關地質災害,對周圍已建設建筑物、管線、道路路面造成各種危害,防水是今后水壩基坑施工降水的首要措施,也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各行各業的地下礦產資源開發、地下空間資源開發、市政工程、地鐵工程、水工建筑物的地下防滲、超大深水壩基坑等等工程均離不開止水,止水均用深攪拌或高壓旋噴機械建造,近幾年,大型鉆機由于具有機動性強,轉場和安裝方便地優點,被大、中型基礎工程施工單位所使用,但是,對于某些具有復雜地址條件的施工建設,建筑物防水施工不容忽視,例如,以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水電站建設施工項目為例,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水電站位于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市的西德維納河上,距維捷布斯克市8km,在維捷布斯克水電站的水壩施工中,由于該水壩壩址所處地區屬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高地北部分支,地貌屬西德維納河灘地冰磧平原,冰磧平原表面是傾斜波狀地形,西德維納河灘地地貌十分明顯,坡地高差達49m,壩址區表層耕植土層深約0.2~0.3m,大壩斷面在深度為3.3~40m的地層包括:現代和古代湖泊沖積沉積層綜合體,瀕湖冰川冰磧沉積層,瀕湖層位冰水和湖泊冰川沉積層,冰川冰磧沉積層,冰水和湖泊冰川沉積層綜合體,泥盆系白云巖,地表下含有大量的砂卵石、白云巖破碎帶,地質條件十分復雜,水電站樞紐區建設地基基本以腐殖土、沙壤土、粉細砂、塊狀壤土為主,且地下承壓水豐富,滿足不了大型建筑物對地基承載力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水壩的施工質量,水壩基坑具有深度深、面積大等特點,如何在這種復雜的地質條件下建造符合有效的防水,為地基的干地施工創造必要條件,是水電站樞紐區建設的關鍵。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滲帷幕混凝土復合樁及其施工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滲帷幕混凝土復合樁及其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混凝土樁柱,所述混凝土樁柱內設有防滲體,所述防滲體貫通所述混凝土樁柱的兩端。
所述混凝土樁柱外徑不小于600mm。
所述防滲體的直徑是所述混凝土樁柱外徑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防滲帷幕混凝土復合樁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使用長臂螺旋鉆機沿著與地面垂直的方向將沉管打入地面適當深度,并清除沉管內所有土壤,獲得樁孔;
步驟二:向步驟一所述的樁孔填充入混合填料,通過長臂螺旋鉆機將步驟一所述沉管拔出地面,清理表面多余的混合填料,待樁孔內混凝土凝固后,得到混凝土樁柱;
步驟三:使用長臂螺旋鉆機沿著步驟二所述混凝土樁柱中心軸線鉆通所述混凝土樁柱,在所述混凝土樁柱內獲得防滲孔;
步驟四:向步驟三所述防滲孔內注入防滲漿液,待防滲漿液凝固后,使其與所述混凝土樁柱連接在一起形成混凝土復合樁。
步驟一所述將沉管打入地面時,所述沉管貫穿地面以下所有土壤層到達地面以下白云巖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785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