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溫低濁、高濁或高藻水處理的循環造粒流化床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7601.4 | 申請日: | 2018-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670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3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廷林;邢翔軒;胡瑞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唯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C02F1/28;C02F11/1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 地址: | 710075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筒 回流區 底端 造粒 高藻水處理 造粒流化床 出水狹縫 流化區 負壓 罐體 收縮 流化床主體 污泥沉降區 從外向內 局部形成 泥水通過 水質負荷 同軸設置 循環回流 能力強 內壁 向內 開放 | ||
1.一種低溫低濁、高濁或高藻水處理的循環造粒流化床設備,包括流化床主體裝置(1)、藥劑投加系統(2)、泥水分離系統(3)和自動控制系統(4);所述的流化床主體裝置(1)包括基架(101),基架(101)上固定安裝有罐體(102),所述的罐體(102)從底部到頂部依次為污泥濃縮區(103)、循環造粒區(104)、垂向渦流分離區(105)和集水區(106);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循環造粒區(104)內安裝有中筒(107)和內筒(108),罐體(102)、中筒(107)和內筒(108)從外向內依次同軸設置,內筒(108)內為造粒流化區(109),內筒(108)和中筒(107)之間為回流區(110),中筒(107)和罐體(102)之間為污泥沉降區(111);
所述的中筒(107)和內筒(108)的頂端開放且中筒(107)的頂端高于內筒(108)的頂端,形成回流入水口(112);
所述的內筒(108)的底端開放,中筒(107)的底端靠近內筒(108)的底端的位置向內收縮,使得內筒(108)的底端和中筒(107)的收縮內壁(113)之間形成回流出水狹縫(114),用于形成局部負壓,提供回流動力;
所述的中筒(107)的收縮內壁(113)的底端設置有頂端開放、底端封閉的混合區(115),回流出水狹縫(114)與混合區(115)的頂端連通,混合區(115)的底端與進水管(116)相連通,進水管(116)穿過罐體(102)側壁伸出至罐體(102)外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造粒流化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區(115)的內徑小于內筒(108)的內徑,所述的罐體(102)的底部和所述的混合區(115)的底部均設置為錐錐形斗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造粒流化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筒(108)中安裝有攪拌裝置(118),攪拌裝置(118)的攪拌軸(119)伸出內筒(108)的頂端,穿過垂向渦流分離區(105)和集水區(106),伸出罐體(102)頂端,攪拌軸(119)通過安裝在罐體(102)頂端的攪拌驅動電機(120)帶動旋轉。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造粒流化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劑投加系統(2)包括沿進水方向在進水管(116)上依次設置的葉綠素a在線監測器(201)、濁度在線監測器(202)、混凝劑投加器(203)、粉碳投加器(204)、微砂投加器(205)、靜態混合器(206)和助凝劑投加器(207);
所述的混凝劑投加器(203)包括依次連接的混凝劑溶液池(203-1)、混凝劑控制閥(203-2)、混凝劑投加泵(203-3)和混凝劑加藥管(203-4);
所述的粉碳投加器(204)包括依次連接的粉碳箱(204-1)、粉碳控制閥(204-2)、粉碳投加泵(204-3)和粉碳管路(204-4);
所述的微砂投加器(205)包括依次連接的砂漿箱(205-1)、砂漿控制閥(205-2)、砂漿投加泵(205-3)和砂漿管路(205-4);
所述的助凝劑投加器(207)包括依次連接的助凝劑溶液池(207-1)、助凝劑控制閥(207-2)、助凝劑投加泵(207-3)和助凝劑加藥管(207-4)。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造粒流化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水分離系統(3)包括設置在罐體(102)外壁上連通罐體(102)內污泥濃縮區(103)的排泥管(301),排泥管(301)接出罐體102后依次設置有排泥閥(302)、排泥泵(303)、泥水分離器(304);泥水分離器(304)上部設置有上清液回流管(305);泥水分離器(304)底部設置有微砂回流管(306),微砂回流管(306)與藥劑投加系統(2)中的砂漿箱(205-1)相連回收微砂。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造粒流化床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控制系統(4)包括控制器(401),控制器(401)分別與流化床主體裝置(1)中的攪拌驅動電機(120)、藥劑投加系統(2)中的葉綠素a在線監測器(201)、濁度在線監測器(203)、混凝劑控制閥(203-2)、粉碳控制閥(204-2)、砂漿控制閥(205-2)和助凝劑控制閥(207-2)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唯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西安唯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760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