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地鐵雜散電流腐蝕特征信息提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67167.X | 申請日: | 2018-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278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威;王承濤;王禹橋;楊雪鋒;范孟豹;許少毅;盛連超;王祥輝;王瑞林;李猛猛;郭志安;陳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7/02 | 分類號: | G01N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董潔 | 
| 地址: | 2210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數據 挖掘 技術 地鐵 電流 腐蝕 特征 信息 提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地鐵雜散電流腐蝕特征信息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地鐵現場關鍵數據采集:現場周圍土壤電阻率、軌地過渡電阻、鋼軌縱向電阻的測量,土壤離子成分分析;2、地鐵現場關鍵數據等效化處理;3、實驗室環境電化學腐蝕模擬;4、實驗數據挖掘,腐蝕特征信息提取;5、根據腐蝕特征信息評估雜散電流腐蝕危險性。本發明能夠借助數據挖掘技術,在獲得地鐵現場必要數據的情況下提取雜散電流電化學腐蝕特征信息,根據腐蝕特征信息評估雜散電流腐蝕危險性,預測未來埋地金屬的腐蝕程度和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特征信息的提取方法,特別是一種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地鐵雜散電流腐蝕特征信息提取方法。
背景技術
地鐵雜散電流會對周圍埋地金屬管線、混凝土結構造成嚴重的電化學腐蝕,嚴重威脅地鐵系統日常運營和人身安全。因雜散電流腐蝕而造成的危險事故時有發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對地鐵埋地金屬管線的雜散電流腐蝕危險性評估不夠準確。由于雜散電流分布的精確模型很難確定,雜散電流難以直接準確測量,根據所監測的參數,很難預測出埋地管線在雜散電流作用下的腐蝕程度和腐蝕趨勢,從而其雜散電流腐蝕危險性也難以進行準確評估。
金屬管線埋置于地下,無法直觀監測其受腐蝕情況,一般均采用間接的辦法來反映雜散電流的腐蝕情況。目前主要通過極化電位間接檢測雜散電流腐蝕情況,埋地管線極化電位既可以反映埋地管線的腐蝕特性,又可以反映雜散電流的干擾特性。在工程實踐中,以極化電位表征埋地管線受雜散電流腐蝕影響的程度存在由于IR降的影響,極化電位在實際工程應用中檢測精度有待提高;參比電極的種類和質量不同,對于極化電位的測量結果也具有較大的影響;以及無法預測埋地管線腐蝕量和使用壽命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地鐵雜散電流腐蝕特征信息提取方法,該方法能夠有效提取并預測地鐵雜散電流腐蝕特征信息,全面且精確的評估當前埋地金屬受雜散電流腐蝕影響情況,并預測未來埋地金屬的腐蝕程度和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地鐵雜散電流腐蝕特征信息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測量供電區間周圍土壤電阻率ρ;測量供電區間內軌地過渡電阻Rg和鋼軌縱向電阻Rs;通過土壤取樣分析土壤中的主要離子成分;獲取現場基本參數:供電區間長度L1、牽引電流I;
步驟2:通過一段時間內雜散電流泄漏電荷量相等的原理進行等效處理,即:
式中,Q1為雜散電流泄漏電荷量,Q2為實驗室環境下直流電源所提供的電荷量,L1為供電區間長度,Is為供電區間內的雜散電流,t1為雜散電流腐蝕時長,t2為所設計電化學腐蝕時間,Ie為所設計電化學腐蝕實驗中直流電源所提供的電流大小;
根據電阻網絡模型,結合現場參數測試結果進行計算,從而可以確定在實驗室條件下所設計電化學腐蝕實驗中直流電源所提供的電流大小Ie,所設計電化學腐蝕時間t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716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