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狹縫波導的超寬帶寬3dB分合束器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66699.1 | 申請日: | 2018-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9436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宇光;胡曉;肖希;陳代高;余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12 | 分類號: | G02B6/12;G02B6/122;G02B6/14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華 |
| 地址: | 43007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狹縫波導 漸變波導 超寬帶 分合 模式轉換器 光輸出端 光輸入端 大規模集成 光通信器件 方向對稱 低損耗 光傳輸 耦合到 分束 合束 基模 狹縫 制備 帶寬 傳輸 轉換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狹縫波導的超寬帶寬3dB分合束器及方法,涉及光通信器件領域。該3dB分合束器包括光輸入端、模式轉換器、狹縫波導、漸變波導組件和光輸出端,狹縫波導、漸變波導組件和光輸出端均沿光傳輸方向對稱分布,模式轉換器、狹縫波導、漸變波導組件的中部形成一條整體狹縫,模式轉換器將光輸入端中的基模轉換為狹縫波導模式,由狹縫波導進行傳輸,漸變波導組件將狹縫波導模式平均地耦合到光輸出端中,從而實現1.4~2.2um的超寬帶寬的低損耗3dB分合束。本發明能實現1.4~2.2um的超寬帶寬的3dB分束合束,提高帶寬,降低制備難度和成本,結構尺寸小,易于大規模集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通信器件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基于狹縫波導的超寬帶寬3dB分合束器及方法。
背景技術
超寬帶寬3dB分合束器是光通信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器件。低損耗、結構尺寸小和寬帶的3dB分合束器在光開關、復用/解復用器、調制器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對于傳統的3dB分合束器來說,其分光比會隨著波長的變化而改變,影響了該器件在大帶寬范圍內的應用。目前常用的3dB分合束器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基于Y分支的3dB分合束器、基于方向耦合器的3dB分合束器、基于多模干涉儀的3dB分合束器和基于漸變波導寬度的3dB分合束器。
基于Y分支的3dB分合束器,器件結構簡單,而且可以實現超寬帶寬的3dB分合束,也可能使器件兩側的分光均勻,但是由于存在精細結構,為了獲得好的分光性能,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制備困難,制備成本很高。
基于多模干涉儀的3dB分合束器,通過多模干涉實現光波的分合束,但是由于不同波長的多模干涉區的長度不同,因此對于特定長度的3dB分合束器來說,其帶寬有限,需要針對不同的波長分別設計,而且結構尺寸較大,難以實現大規模集成。
基于方向耦合器的3dB分合束器,結構簡單,不需要特別精確的結構,降低了器件的制備難度和成本,但是與基于多模干涉的3dB分合束器一樣,基于方向耦合器的3dB分合束器的分光比也會變隨著波長的變化而改變,存在帶寬受限的問題。
基于漸變波導寬度的3dB的分合束器,可以提高帶寬,但是需要很長的漸變波導長度,難以降低器件的結構尺寸,提高集成度。
因此,現有的3dB分合束器需要很高的制備精度、較長的波導長度,帶寬較小,結構尺寸大,難以大規模集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狹縫波導的超寬帶寬3dB分合束器及方法,能夠實現1.4~2.2um的超寬帶寬的3dB分束合束,提高帶寬,降低制備難度和成本,結構尺寸小,易于實現大規模的集成。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狹縫波導的超寬帶寬3dB分合束器,包括光輸入端、模式轉換器、狹縫波導、漸變波導組件和光輸出端,狹縫波導、漸變波導組件和光輸出端均沿光傳輸方向對稱分布,模式轉換器、狹縫波導、漸變波導組件的中部形成一條整體狹縫,模式轉換器將光輸入端中的基模轉換為狹縫波導模式,由狹縫波導進行傳輸,漸變波導組件將狹縫波導模式平均地耦合到兩側的光輸出端中,實現1.4~2.2um的超寬帶寬的3dB分合束器。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模式轉換器由第一漸變波導、第一窄波導、第一漸變波導與第一窄波導之間的第一狹縫構成,狹縫波導由第二窄波導、第三窄波導、第二窄波導與第三窄波導之間的第二狹縫構成,漸變波導組件由第二漸變波導、第三漸變波導、第二漸變波導與第三漸變波導之間的第三狹縫構成,光輸出端包括第一輸出波導和第二輸出波導,光輸入端、第一漸變波導、第二窄波導、第二漸變波導、第一輸出波導順次相連,第一窄波導、第三窄波導、第三漸變波導、第二輸出波導順次相連,第一狹縫、第二狹縫、第三狹縫寬度相同,共同形成一條整體狹縫。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整體狹縫的寬度在100~250nm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66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