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生物相容性涂層的胰島素泵注射導管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6610.1 | 申請日: | 2018-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392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惠琄;楊江;張子安;杭天;劉繁茂;何根;楊成端;楊成;王自鑫;楊柏儒;謝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25/00 | 分類號: | A61M25/00;A61L29/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新諾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劉婉;曹愛紅 |
| 地址: | 51027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胰島素泵 注射導管 生物相容性涂層 生物相容性 使用壽命 注射部位 皮下的 植入 制備 | ||
本發明提供了具有生物相容性涂層的胰島素泵注射導管。本發明的胰島素泵注射導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夠抑制人體對植入皮下的胰島素泵注射導管的排異反應,降低注射部位的炎癥程度,延長胰島素泵注射導管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生物相容性涂層的胰島素泵注射導管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糖尿病是當前威脅全球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在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統計數據中, 2011年全球約有3.7億人患有糖尿病。對糖尿病更好的治療與控制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面臨的難題。
對糖尿病的治療包含五個方面的綜合治療,分別為: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療法、藥物治療、血糖監測。但是95%的患者都需要使用胰島素藥物治療治療。目前,全世界普遍注射胰島素的方法是一天中多次注射胰島素,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確定注射的時間、劑量和類型,同時還需要遵守注射胰島素的規范。這種方法由于夜晚的時間跨度較長,患者在黎明時分對血糖的調節能力較差,易發生“黎明現象”;平時治療時患者需要一日多次自行施打,造成很大的感染風險,并容易引起多種糖尿病并發癥,造成患者治療時的痛苦與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胰島素泵是一種新的注射胰島素的醫療用具,通過模擬人體胰島素的分泌,在皮下連續微量注射胰島素(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實現更有效的血糖控制效果。根據研究表明,胰島素泵在血糖控制方面的表現有巨大的提升,并且沒有顯著的不良影響。胰島素泵使用的是短效胰島素,相比于傳統的胰島素注射方法,使用胰島素泵后患者的進食后的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血液中糖化血紅蛋白的平均含量降低,患者血糖過低的發生率降低。此外胰島素泵的注射量的精確度,尤其是微小劑量的精確度比胰島素筆注射器更高。目前,胰島素泵已經實現微型化和便攜化,而且導管緊貼皮膚,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胰島素泵驅動活塞注射胰島素的方式有步進電機驅動、電解生成氣體驅動,由于壓電泵比機械泵體積更小、精度更高,有學者正在嘗試壓電泵應用于胰島素泵上。
但是,胰島素泵的注射導管需要長期置于皮下,由于導管是外來的異物,常常會引發人體的排異反應,同時引起皮膚的多種并發癥,包括炎癥、脂肪萎縮、脂肪增生。脂肪萎縮的原因傾向于特定胰島素的脂解作用,在使用其他種類的胰島素后發病率得到控制;脂肪增生在使用高純度的合成胰島素后發病率也顯著降低。硅橡膠雖然擁有良好的生物惰性,但是由于其表面疏水的特性,能夠吸附蛋白質,無法抑制炎癥反應。炎癥的癥狀包括皮膚感染、角質增生以及皮下組織增生,導致胰島素的吸收不良;因排異或炎癥反應而產生的各種蛋白質或炎癥介質等物質會堵塞胰島素泵的導管,堵塞胰島素泵的導管。在臨床的實際操作中,需要7-10天更換一次胰島素泵的注射部位與注射導管,并遵循嚴格的無菌操作,這降低了胰島素泵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了使用成本,給胰島素泵的推廣使用造成極大的阻礙。
為了解決導管堵塞問題,有人提出通過阻止血塊凝固和蛋白質粘附,防止導管堵塞。可以起到這種作用的有效成分有肝素、纖溶酶,但是這兩種成分在應用上都有極大的缺陷:肝素只能在相對短的時間里防止血液凝固,而且一旦血液凝固后肝素無法溶解凝塊;纖溶酶在體液環境下容易降解,而且纖溶酶降解后形成的凝塊難以被溶解。
為了提升胰島素泵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急需一種能降低注射部位排異反應與炎癥反應程度的方法。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胰島素泵注射導管堵塞以及必須頻繁更換注射部位與注射導管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應用于胰島素泵注射導管內外表面的生物相容性涂層。該涂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夠抑制人體對植入皮下的胰島素泵注射導管的排異反應,降低注射部位的炎癥程度,延長胰島素泵注射導管的使用壽命。
為此,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生物相容性涂層的胰島素泵注射導管,其包括導管本體、覆蓋所述導管本體的聚多巴胺層、以及覆蓋所述聚多巴胺層的兩性離子聚合物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66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助睡眠裝置
- 下一篇:導尿管豬鼻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