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低溫氮化的氮化釩粉體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6531.0 | 申請日: | 2018-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696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5 | 
| 發明(設計)人: | 丁軍;劉和興;王杏;鄧承繼;余超;祝洪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21/06 | 分類號: | C01B21/06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張火春 |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氮化釩粉體 低溫氮化 制備 五氧化二釩粉體 無機鹽 混合粉體 鋁粉 燒成 機械性能 生產周期 導電性 蒸餾水洗滌 鹽酸溶液 耐腐蝕 質量比 保溫 浸泡 合成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低溫氮化的氮化釩粉體及其制備方法。其技術方案是:按鋁粉∶五氧化二釩粉體∶無機鹽的質量比為1∶(0.2~0.4)∶(0.7~0.9),將所述鋁粉、所述五氧化二釩粉體和所述無機鹽混合,得到混合粉體。將所述混合粉體在氮氣氣氛和700~900℃條件下保溫1~3h,自然冷卻,得到燒成產物。將所述燒成產物加入到鹽酸溶液中,浸泡1~2h,用蒸餾水洗滌3~5次,在90~110℃條件下干燥8~12h,制得基于低溫氮化的氮化釩粉體。本發明具有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成本低和合成溫度低的特點,所制備的基于低溫氮化的氮化釩粉體純度高、強度大、導電性好、耐腐蝕和機械性能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氮化釩粉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低溫氮化的氮化釩粉體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氮化釩具備高熔點、高導電、高硬度和高導熱性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陶瓷、電子、高溫涂層和切削加工等領域;同時還應用于鋼鐵材料中,對鋼鐵起到細晶強化和沉淀強化的作用。因此,對氮化釩的研究和制備已引起本領域科技人員的廣泛關注:
KhemchandDewangan等以五氧化二釩和氨氣為原料(KhemchandDewangan,GirishP.Patil,Ranjit V.Kashid,Vivekanand S.Bagal,M.A.More,D.S.Joag,N.S.Gajbhiye,Padmakar G.Chavan.V2O5precursor-templated synthesis of textured nanoparticlesbased VN nanofibers and their exploration as efficient field emitter.Vacuum,2014,109(16):223-229.),通過還原法制備氮化釩;該方法是先將五氧化二釩前驅體置于石英臥式管式爐中,以一定速率通入氨氣,速率為180cc/min,加熱至700℃,保溫4h,制得氮化釩粉體。該方法雖可合成出純的氮化釩粉體,但不僅保溫時間長,且存在安全隱患。
王雄等采用了微波加熱還原法制備氮化釩粉體(王雄,陳白珍,肖文丁,彭虎.微波加熱制備氮化釩工藝.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0,39(5):924-927.),該方法是將五氧化二釩和碳粉壓樣成型,置入微波爐,通入氮氣升溫至1400℃,保溫2h,雖得到氮化釩粉體,但存在溫度高和耗能大等缺點。
徐先峰等以五氧化二釩和碳黑為原料制備氮化釩(徐先鋒,王璽堂.五氧化二釩制備氮化釩的過程研究.鋼鐵釩鈦,2003,24(1):46-49.),該方法是以酒精為結合劑,將五氧化二釩和碳黑壓樣成型后置于氮化爐中,通入氮氣加熱至1250℃,保溫2h。該方法的缺點是工藝過程繁瑣和反應溫度較高。
“一種制備氮化釩的方法”(CN200810046334.7)專利技術,該技術是將四價以上的釩化合物與有機碳或者與無機碳混合均勻,壓樣成型,接著置于100~4000Hz的感應加熱爐中升溫,升溫至1100~1900℃制得氮化釩粉體。這種方法對溫度要求較高。
以上方法大多需要比較高的合成溫度、繁瑣的制備過程和較長的保溫時間,從而增加了氮化釩制品的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在技術的缺點,目的是提供一種工藝簡單、合成溫度低和生產周期短、成本低的基于低溫氮化的氮化釩粉體的制備方法,用該方法制備的基于低溫氮化的氮化釩粉體純度高、強度大、導電性好和機械性能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按鋁粉∶五氧化二釩粉體∶無機鹽的質量比為1∶(0.2~0.4)∶(0.7~0.9),將所述鋁粉、所述五氧化二釩粉體和所述無機鹽混合,得到混合粉體。
將所述混合粉體在氮氣氣氛和700~900℃條件下保溫1~3h,自然冷卻,得到燒成產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科技大學,未經武漢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65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