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命指數計算方法及體征指數儀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6528.9 | 申請日: | 2018-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362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0 |
| 發明(設計)人: | 胡狄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賽迪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0 | 分類號: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麗云 |
| 地址: | 401122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命體征 生命指數 體征 下游單元 身體質量指數 生命體征參數 每搏輸出量 血氧飽和度 體弱多病 醫療知識 指數算法 重癥監護 收縮壓 舒張壓 數組 體溫 血糖 佩戴 直觀 采集 脈搏 關聯 衰退 輸出 分工 描繪 上游 協作 醫療 應用 健康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生命指數計算方法及體征指數儀,由有一定安裝間距的上游單元和下游單元組成,并且上、下游單元相互關聯,分工協作采集生命體征參數,如身體質量指數、體溫、脈搏次數、收縮壓、舒張壓、血氧飽和度、血糖濃度和每搏輸出量信號;隨后,同時段參數排列成生命體征數組,并作為生命體征指數算法輸入值,應用生命指數計算方法,與運動體魄100~90、青壯強碩90~80、健康體格80~70、安康體態70~60、機能衰退60~50、體弱多病50~40、醫療關注40~30、重癥監護30~20、生命存亡20~10、體征消失10~0,所描繪的十個生命體征等級,對應輸出生命體征歸一指數,隨時隨地進行體測,成本低廉,適用面廣;佩戴者無需醫療知識,化繁瑣為簡便,直觀表達。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個人護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命指數計算方法及體征指數儀。
背景技術
人體體征的正常體溫是36.5℃左右,體溫過低和過高,都可能患病;體溫的上升、下降與機體免疫力呈正相關。體溫每升高1℃,機體免疫力提高5~6倍;體溫每下降1℃,免疫力降低30%以上。因此,體溫上升往往是病情惡化的征兆,體溫下降又是生命不詳之兆。
正常脈搏為60~100次/分,且與心率一致,是觀察健康狀況或用藥情況的重要依據。脈搏增快,通常伴隨有發熱、貧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甲狀腺機能亢進等;脈搏減慢,可能是顱內壓增高、阻塞性黃疸、甲狀腺機能減退等;脈搏消失,多見于重度休克、閉塞性脈管炎、重度昏迷病人等。因此,病情危重,脈搏次數會發生明顯變化。
一般健康的成年人舒張壓在60~80mmHg、收縮壓在90~120mmHg范圍內。高血壓會引發心臟病、中風,增加腎衰竭、失明的危險,已逐漸成為全民病;低血壓導致大出血、急性心肌梗阻、感染、過敏、營養不良、惡性腫瘤等。因此,血壓波動,導致多種嚴重并發癥。
正常人體動脈血氧飽和度,范圍約95%~98%,靜脈血為75%。缺氧對機體有著巨大的影響,循環系統需以高動力狀態代償氧含量的不足,低氧時首先出現的是代償性心率加速,脈搏及心排血量增加,心內膜下乳酸堆積,ATP合成降低,產生心肌抑制,導致心動過緩,期前收縮,血壓下降與心排血量降低,以及出現室顫等心率失常乃至停搏。因此,缺氧和患者本身的疾病,可能對患者的內環境穩態產生重要的影響。
每次搏動射出的血液體積,即每搏輸出量,正常成人為60~70mL,它是衡量心臟泵動能的一個基本指標,也稱脈搏強弱。每搏輸出量低,不能滿足機體新陳代謝需要,被認為是心臟泵血功能不良的表現,嚴重心力衰竭的患者;每搏輸出量高,表示機體組織新陳代謝率高,血液流加快;因此,動態的每搏輸出量,與當前所處機能狀況、療效檢驗關系密切。
身體質量指數BMI是世界公認的一種評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測量身體因超重而面臨心臟病、高血壓等風險時,比單純的以體重來認定,更具準確性。
隨著醫療檢測技術的興起,涌現了大量生命體征監測儀,如人體體溫計、脈搏血壓計、動脈血氧飽和度計、每搏輸出量等,能夠同時顯示、儲存一組數據。
然而,所獲得的數據,對缺乏醫療常識的患者而言,難于讀懂和理解,尤其都是瞬時值,不便觀察記憶,缺乏形象感受,更無法對當前出現的身體狀況偏差,進行直觀提示。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一種生命指數計算方法及體征指數儀,具有體測成本低廉、適用覆蓋面廣、化繁為簡表達的特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生命指數計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權重系數學習:匯集已知的生命體征參數值X'i的函數表達矩陣[f(X'i)]作為輸入,對應設定m個生命體征等級,根據式(1)獲得生命體征指數VIS權重系數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賽迪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中冶賽迪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652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