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腹腔內積液引流裝置在審
申請號: | 201810365983.7 | 申請日: | 2018-04-23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712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19 |
發明(設計)人: | 李蓉;任昀;楊碩;楊蕊;宋穎;李嘉;喬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寧寧 |
地址: | 10000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引流袋 無菌 腹腔 連接器 導管 引流裝置 防回流 內積 連通 腹水 返流 醫療器械技術 引流 導管留置 導管引流 腹腔穿刺 腹腔感染 腹腔積液 積液 外端 下端 流出 保證 開放 | ||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腹腔內積液引流裝置。腹腔內積液引流裝置包括導管、連接器和無菌引流袋;所述導管的一端與所述連接器的一端連通;所述連接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無菌引流袋連通;所述無菌引流袋上設置有第一防回流結構;所述導管上設置有第二防回流結構。本發明通過將導管留置到腹腔內,并通過連接器將導管的外端與無菌引流袋連通,將腹腔內的積液通過導管引流到無菌引流袋內,當無菌引流袋滿后,開放無菌引流袋下端通道,引流腹水即可,不需要反復行腹腔穿刺,增加了安全性;在導管和無菌引流袋上均設置了防回流結構,能夠保證引流出的腹腔積液不會返流回腹腔,減少了腹水返流繼發腹腔感染的幾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腹腔內積液引流裝置。
背景技術
正常狀態下,人體腹腔內有少量液體(一般少于200ml),對腸道蠕動起潤滑作用。任何病理狀態下導致腹腔內液體量增加,超過200ml時稱為腹腔積液。腹腔積液僅是一種病征,產生腹腔積液的病因很多,比較常見的有心血管病、肝臟病、腹膜病、腎臟病、營養障礙病、惡性腫瘤腹腔轉移、卵巢腫瘤、結締組織疾病以及輔助生殖助孕后的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等。
當大量腹腔積液影響到患者的呼吸或患者腹脹癥狀重而難以忍受時,可采取放腹腔積液治療,以減輕癥狀。每次抽取腹腔積液量以1000~3000ml 為宜。
也就是說,在現有技術中,對腹腔內有積液的患者,基本上都是需要的時候抽取一次,使得過程既繁瑣又不安全,在患者身上反復切口,容易產生感染等并發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腹腔內積液引流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腹腔內積液引流裝置,包括導管、連接器和無菌引流袋;
所述導管的一端與所述連接器的一端連通;
所述連接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無菌引流袋連通;
所述無菌引流袋上設置有第一防回流結構;
所述導管上設置有第二防回流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器包括連接管和連接頭;
所述連接管的兩端均固定設置有所述連接頭;
所述連接頭與所述導管或所述無菌引流袋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頭包括穿刺管、連接端和固定殼;
所述連接端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殼的一端固定連接;
所述連接端遠離所述固定殼的一端設置有連接槽;
所述穿刺管的尖端設置在所述連接槽內,另一端穿過所述固定殼與所述連接管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槽的槽口直徑大于槽底直徑。
進一步的,所述穿刺管的尖端設置有側孔,能夠通過所述側孔將所述導管和所述連接管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端上還設置有密封蓋,用于密封所述連接槽。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槽內設置有內螺紋。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防回流結構包括多片第一防回流片;
多片所述第一防回流片圍設為多角錐;
所述多角錐的尖端朝向所述無菌引流袋的內側。
進一步的,第二防回流結構包括多片第二防回流片;
多片所述第二防回流片圍設為多角錐;
所述多角錐的尖端朝向所述導管靠近所述連接器的一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未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598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胃腸減壓器收納衣
- 下一篇:一種負壓吸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