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臨武香芋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5021.1 | 申請日: | 2018-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134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文強書;譚德雄;王衛國;陳元發;歐陽雙玲;李國雨;譚金強;李立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臨武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臨武縣舜信蔬菜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郴州大天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2 | 代理人: | 徐起堂;王鳳湘 |
| 地址: | 4243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香芋 混合粉 坑道 噴灑 澆水 綜合防治病蟲害 栽培 腐熟農家肥 硫酸鉀 噴霧方式 施足基肥 斜紋夜蛾 綜合措施 追肥 土壤 發酵粉 農家肥 軟腐病 夜光燈 復合肥 噴灌 白醋 病穴 滴灌 混入 基肥 片葉 水中 煮熟 追施 晾曬 石灰 捕殺 害蟲 水溝 葉片 栽植 大豆 濕潤 栽種 改良 田間 防治 吸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臨武香芋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混合粉壟,栽植前,在坑道內施足基肥,基肥選用優質腐熟農家肥,晾曬土壤3?5天,再將農家肥與土壤混合粉壟;b.栽種時,在坑道內混撒煮熟的大豆;c.追肥澆水,活棵后8?9片葉后以噴霧方式噴灑追施復合肥和硫酸鉀;澆水采用采用噴灌或滴灌,保持田間濕潤,在水中混入白醋;d.綜合防治病蟲害,采用夜光燈吸引捕殺斜紋夜蛾等害蟲;在病穴周圍撒石灰防治軟腐病;在水溝及葉片上噴灑發酵粉。采用本發明的綜合措施,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陷,改良了臨武香芋的品種、提高其品質,而且產量也有所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蔬菜培植方法,特別涉及一種臨武香芋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臨武香芋是湖南郴州臨武縣有名的地方土特產,在臨武縣已有上百年種植歷史。臨武香芋因個大美觀、粉多細膩、香味濃郁、內構乳白紫點斑紋、含淀粉率高而聞名,同時它還集多種維生素于一體,富含活性鈣和多種微量元素,常食用可祛脂降壓、養顏美容。臨武香芋銷往祖國大江南北,特別是在華南市場有一定名氣,產品還遠銷日本、新加坡及港澳市場,是臨武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大支柱產業。
香芋習性喜光喜熱,不耐低溫、高溫和強光。10℃以上開始萌芽,最適萌芽溫度15-20℃;氣溫高于30℃,不利于同化產物的積累;氣溫低于10℃,生長緩慢,遇到霜凍,莖葉則枯死。但塊根可在地下安全越冬。香芋生長忌干旱,但不宜過分潮濕,更忌積水。所以,高坑、積水、低洼田均不宜種植。適宜土質肥沃的沙質壤土,pH值6-8,土壤排水條件要好。
現有技術種植香芋的步驟為:起壟-催芽-栽種-覆膜-揭膜-施肥-除蟲-收獲。
近年來臨武香芋在發展過程中,為了追求產量,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地力下降、香芋內在品質下降,種苗逐年退化;為了應對病蟲害,大量使用化學農藥,導致香芋中有毒農藥殘留。這些因素導致了臨武香芋種性退化、品質下降,粉少而味淡,市場競爭力減弱。
為了確保臨武香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臨武香芋的市場競爭力,需要改良品種、提高香芋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改良臨武香芋品種、提高品質的臨武香芋栽培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臨武香芋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混合粉壟,栽植前,在坑道內施足基肥,基肥選用優質腐熟農家肥,晾曬土壤3-5天,再將農家肥與土壤混合粉壟;
b.栽種時,在坑道內混撒煮熟的大豆;
c.追肥澆水,活棵后8-9片葉后以噴霧方式噴灑追施復合肥和硫酸鉀;澆水采用采用噴灌或滴灌,保持田間濕潤,在水中混入白醋;
d.綜合防治病蟲害,采用夜光燈吸引捕殺斜紋夜蛾等害蟲;在病穴周圍撒石灰防治軟腐病;在水溝及葉片上噴灑發酵粉。
采用本發明的方法,施農家肥與土壤混合粉壟,不僅便于作物吸收,且降低了田土板結,提高肥力;栽種時在坑道內混撒煮熟的大豆,可以防治地下害蟲;以噴霧方式噴灑追施復合肥和硫酸鉀,既使作物能吸收,又可以避免土壤板結;澆水時在水中混入白醋,以降低田間腐爛氣味,減少病蟲;同時,采用夜光燈吸引捕殺斜紋夜蛾等害蟲,通過在病穴周圍撒石灰防治軟腐病,通過在水溝及葉片上噴灑發酵粉,分解水中和莖葉中的含糖汁液,破壞蚜蟲等害蟲食物來源,防治害蟲,采用這些綠色農藥,既能有效防止病蟲害又避免了化學農藥在香芋種殘留。
采用本發明的綜合措施,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陷,改良了臨武香芋的品種、提高其品質,而且產量也有所提高。經申請人聯合技術攻關,終于找到了本發明的方法。采用本發明的方法經過二年改良試驗,臨武香芋又恢復了原有個大美觀、粉多細膩、香味濃郁的特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臨武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臨武縣舜信蔬菜發展有限公司,未經臨武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臨武縣舜信蔬菜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50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高白蘿卜產量的高產技術
- 下一篇:一種滇重樓的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