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跨平臺大數據信息智能采集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810364053.X | 申請日: | 2018-04-23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368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發明(設計)人: | 梁偉坤;李皓;羅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融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第三方系統 數據采集 信息智能 大數據 跨平臺 采集 數據采集信息 查詢 反饋文件 解析處理 模板文件 數據交互 文件配置 文件形式 配置的 云環境 搜索 媒介 反饋 輸出 | ||
本發明跨平臺大數據信息智能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以文件形式作為與第三方系統進行數據交互媒介:根據不同的第三方系統,同時根據不同的模板文件進行文件配置;2)數據采集:利用云環境進行配置的文件的數據采集;3)數據采集信息查詢和反饋:對文件里的數據按照相應的規則進行解析處理,數據采集后進入我們系統,我們系統進行查詢和搜索,同時對第三方系統輸出對應的反饋文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數據處理方法,具體的,其展示一種跨平臺大數據信息智能采集方法。
背景技術
在金融領域的軟件系統中,很多信息采集并非來自一個系統,可能來源多個不同的第三方系統,由于技術不同,數據格式不一,如何實現快速進行多個第三方系統信息采集和處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參閱圖1,現階段的數據采集大多數都是根據不同的第三方系統,設置不同的第三方(接口)進行數據傳輸,由于各個系統對接方式不一,導致接口繁多,后續維護比較費時費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跨平臺大數據信息智能采集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跨平臺大數據信息智能采集方法上料裝置。
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跨平臺大數據信息智能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以文件形式作為與第三方系統進行數據交互媒介:根據不同的第三方系統,同時根據不同的模板文件進行文件配置;
2)數據采集:利用云環境進行配置的文件的數據采集;
3)數據采集信息查詢和反饋:對文件里的數據按照相應的規則進行解析處理,數據采集后進入我們系統,我們系統進行查詢和搜索,同時對第三方系統輸出對應的反饋文件。
進一步的,文件格式為所有第三方能否處理的文件格式。
進一步的,文件格式為XLS、CSV、或TXT等格式。
進一步的,反饋文件一般定義:文件名,數據狀態。
進一步的,數據狀態為P、F、或E,其中:P:在處理,F:已完成,E:錯誤。
進一步的,數據采集信息查詢和反饋,相關狀態變化,P->F或“P”->E
進一步的,數據狀態為E時,記錄錯誤信息,反饋至第三方系統,并進行后續業務操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應用在大型應用系統中, 使得與多個第三方系統數據采集有了一個統一標準的操作規范。與第三方系統采集信息時,真正達到數據跨平臺,及時采集數據的目的;同時由于標準化,對后期采集模板維護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很大的程度實現全智能化信息采集。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數據采集方法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本發明展示一種跨平臺大數據信息智能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以文件形式作為與第三方系統進行數據交互媒介:根據不同的第三方系統,同時根據不同的模板文件進行文件配置;
2)數據采集:利用云環境進行配置的文件的數據采集;
3)數據采集信息查詢和反饋:對文件里的數據按照相應的規則進行解析處理,數據采集后進入我們系統,我們系統進行查詢和搜索,同時對第三方系統輸出對應的反饋文件。
文件格式為所有第三方能否處理的文件格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融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昆山融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405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