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羽絨生產的廢水處理及綜合利用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63696.2 | 申請日: | 2018-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935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海;陳鋒;譚業頌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海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南寧市來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 地址: | 537132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羽絨 生產 廢水處理 綜合利用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羽絨生產廢水處理及綜合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將加工羽絨產生的綜合廢水集中收集;第二,通過水泵將廢水輸送至分離水池中,把羽絨分離回收;第三,往分離后的廢水中添加14%的燒堿溶液使廢水的PH=7;第四,將中和后的廢水輸送至放置有菌種的菌種投放池中并充氧氣;第五,將菌種投放池的的水輸送至不斷充氧氣的氧化池中,并不定時的打撈水面上的懸浮物;第六,將上步處理后的水沉淀后,即可用于羽絨的生產加工。本發明處理成本低,能使廢水不產生異味,能將廢水回收利用,實現廢水零排放;不但能防止廢染環境,而且能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羽毛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羽絨生產的廢水處理及綜合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具有十分豐富的羽毛資源,羽絨加工企業也有3000多家,市場擁有大小羽絨服品牌300多個,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羽絨及制品生產第一大國。羽絨制品在給人們帶來溫暖的同時也給保護環境提出了新的課題,即羽絨生產過程中大量地取水和排水,洗滌廢水將造成水質和周圍環境的廢染,主要廢染源是水洗羽毛絨的綜合廢水;另外,大量的優選羽絨后遺留下來的鵝鴨碎毛,如果不及時處理,將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廢染;主要廢染物為蛋白質、動物油脂和少量無機物與細碎羽絨,原料羽毛粘附的泥土、砂粒糞便、少量洗滌劑和微量除臭劑等。目前,國內最大生產規模為日水洗羽毛絨50噸,大部分為作坊式、日產1噸以下的企業,而排出的廢水中還混有很多可利用的羽絨。以2006年為例,加工羽毛80萬噸,生產1噸羽毛絨排放廢水量平均為320m3,則全年將排放洗滌廢水2.56億m3,同時,廢水中還混有2560噸可利用的羽絨,如自來水以1.36元/ m3計算,2006年加工羽毛過程中就花費了3.48億元的水費。
因此掌握一種使羽絨加工生產產生的綜合廢水零排放,能防止廢染環境的同時并能將其回收利用,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和研究的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羽絨生產廢水處理及綜合利用的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羽絨生產廢水處理及綜合利用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1)將清洗羽絨的廢水和其它工段生產的綜合廢水集中于存放水池中;
(2)通過水泵將存放水池中的綜合廢水輸送至分離水池中,把廢水中的羽絨分離回收;
(3)把分離后的廢水輸送至中和水池中,調節廢水的PH為中性;可通過添加質量濃度為14%的燒堿溶液使廢水的PH為7;
(4)將中和后的廢水輸送至放置有菌種的菌種投放池的一端并通過充氧氣機充氧氣;
(5)從菌種投放池的另一端將廢水輸送至不斷充氧氣的氧化池中,并不定時的打撈水面上的懸浮物;
(6)將氧化池中的水輸送至沉淀池中,沉淀后的水即返回作羽絨清洗加工用水。
以上所述的菌種是將氧化池和沉淀池中的污泥混合進行馴化培養,其馴化培養方法為:將混合污泥靜置5~10天后,將每10公斤的混合污泥加5公斤清洗羽絨的廢水,再加1升濃度為3~5%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以及1~3的尿素水溶液,培養10天后提取沉淀物里的菌種;將提取出來的菌種放置到裝有羽絨生產的綜合廢水的實驗器皿中,如實驗器皿中廢水在12小時內能快速澄清且不產生異味,此菌種才能投放至菌種投放池中,反之,則需重新培養菌種,直至能使實驗器皿中廢水能在12小時內快速澄清且不產生異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海,未經楊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36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