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設置拱梁的商務樓頂層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2702.2 | 申請日: | 2016-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607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葉香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香雄 |
| 主分類號: | E04B7/00 | 分類號: | E04B7/00;E04B7/08;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拱梁 中間柱 屋面板 邊梁 承力梁 樓頂層 邊柱 抗扭 鋼筋 抗震橡膠 上小下大 側位置 設置邊 四角處 網格梁 吊筋 箍筋 商務 豎向 雙肢 放射 增設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設置拱梁的商務樓頂層結構,其特征是屋面板下面設置拱梁,拱梁截面采用上小下大的梯形,設置雙肢抗扭箍筋,拱梁截面中部設置抗扭鋼筋,拱梁為橢圓形或者圓形,拱梁下面設置中間柱,邊梁下面設置邊柱,邊柱為中間柱橫向或豎向對側位置,邊柱和中間柱之間設置承力梁,在拱梁、承力梁、邊梁形成的位置屋面板下面設置網格梁,邊梁要增設附加吊筋,在屋面板四角處增加放射鋼筋,中間柱上部安裝抗震橡膠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設置拱梁的商務樓頂層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頂部樓層采用主次梁結構,主梁由于承受很大荷載必須要加大高度,由于頂層結構有效使用空間為梁底至下層樓板的高度,這就限制了頂部樓層的使用功能,如果將承力梁改成高度相同的梁,顯然會降低梁高度,但是這會引起承力結構力傳遞路徑的變化,如果不合理會導致局部應力集中造成安全事故。一些商務樓中間要布置吊燈等設備,如果中間有梁的情況下會降低有效使用空間,如何提升商務樓頂層的有效使用空間是工程人員面臨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置拱梁的商務樓頂層結構來解決商務樓頂層有效使用空間不大的問題。
本發明在屋面板下面設置拱梁、承力梁和網格梁,這些梁形成了格構式結構起到了整體承載的效果,并適應了屋面板中間大空間的要求,拱梁將上部荷載合理轉換成均布荷載傳遞給中間柱,并在中間柱上部安裝抗震構造。由于該結構中間僅有屋面板,剛度相對較差,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現結構破壞,尤其是中間柱上部節點受到的力將會很大,故要對中間柱采用有效的抗震技術措施。
屋面板下面設置拱梁,拱梁在受荷過程中不僅會承受屋面板傳遞過來的豎向荷載,同時還會受到網格梁傳遞過來的推力,所以在抗扭方面要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拱梁截面采用上小下大的梯形,梯形截面有利于增加拱梁的抗扭慣性矩,梯形上邊長度為400~600mm,梯形下邊長度為500~800mm,設置雙肢抗扭箍筋,拱梁抗扭箍筋間距為50mm,拱梁截面中部設置抗扭鋼筋,拱梁抗扭鋼筋伸入中間柱的錨固長度達到45~50倍抗扭鋼筋直徑,通過抗扭鋼筋的充分錨固使拱梁獲得一個抗扭剛度很大的剛性支座。拱梁為橢圓形或者圓形,橢圓軸線長度為3~8m,圓直徑為3~6m,拱梁撓度控制為1/250~1/400,拱梁下面設置中間柱,相鄰中間柱之間的距離為0.75~1.8m,邊梁下面設置邊柱,邊柱為中間柱橫向或豎向對側位置,邊柱和中間柱之間設置承力梁,承力梁寬度為300~500mm。拱梁、承力梁、邊梁形成的屋面板跨度會較大,屋面板跨度會因為跨度過大而出現開裂或撓度過大的現象,故在拱梁、承力梁、邊梁形成的位置屋面板下面設置網格梁,網格梁寬度為200~350mm,當拱梁高度小于600mm時,拱梁、承力梁、邊梁、網格梁的高度均大于300mm或者小于600mm,承力梁、邊梁、網格梁的高度相同可以加強各構件之間的協調受力。當拱梁大于或等于600mm時,拱梁、承力梁、邊梁高度均大于600mm或者小于800mm,網格梁的高度要小于或等于600mm。
兩個方向網格梁交點的格點處不能看成是網格梁的固定支座,而是網格梁的彈性支座,網格梁只有在兩端支承處為固定支座。由此兩個方向的網格梁在布筋時,網格梁下面的縱向受拉鋼筋不能在格點處斷開,而應直通兩端支座。鋼筋不夠長時,必須采用焊接。
在網格梁格點處,兩個方向的網格梁在其上部應配置構造負鋼筋,構造負鋼筋采用相當于其下部縱向受拉鋼筋的1/3,且不少于2根直徑為12mm的鋼筋,以防在荷載不均勻分布時可能產生的負彎矩。負鋼筋在兩個方向網格梁交點的格點處,一般短跨度方向網格梁下面的縱向受拉鋼筋應放在長跨度網格梁受拉鋼筋的下面。邊梁要增設附加吊筋,吊筋直徑為18~22mm,將網格梁的全部支座反力傳到邊梁的受壓區;網格梁靠近梁端的扭矩較大,在靠近梁端跨度的1/4~1/5范圍內置抗扭鋼筋,抗扭鋼筋設置在網格梁截面中部,抗扭鋼筋直徑為16~18mm。
在邊梁端部一倍梁高的范圍內設置加密箍筋,加密箍筋間距為50~75mm,加密箍筋直徑為8mm。在屋面板四角處增加放射鋼筋,放射鋼筋直徑為12~16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香雄,未經葉香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270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