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采集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2697.5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662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何先龍;張翼;朱瑞軍;陳立志;聶金生;金波;鄭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國家電投集團江蘇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北京騰晟橋康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華東工程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何先龍 | 
| 主分類號: | H03M1/10 | 分類號: | H03M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97 | 代理人: | 劉鋒 | 
| 地址: | 150080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樣數字信號 采集信號 放大信號 濾波信號 數據采集 低通濾波模塊 模數轉換操作 模數轉換模塊 數據采集需求 數據采集裝置 信號采樣模塊 信號放大模塊 信號接收模塊 信噪比信號 低通濾波 地震監測 動態測試 輸出模塊 爆破 放大 篩選 輸出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數據采集方法及裝置,其中,數據采集裝置包括用于接收采集信號的信號接收模塊,以及還包括:低通濾波模塊,用于對采集信號進行低通濾波操作,以得到濾波信號;信號放大模塊,用于對濾波信號進行放大操作,以得到放大信號;模數轉換模塊,用于將放大信號進行模數轉換操作,以得到初始采樣數字信號;信號采樣模塊,用于對初始采樣數字信號進行最佳信噪比信號篩選操作,以得到最終采樣數字信號;以及輸出模塊,用于輸出最終采樣數字信號。通過本發明,可以滿足爆破、地震監測等工程動態測試的數據采集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動態測試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數據采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動態數據采集卡是工程動態測試的重要設備,電壓分辨率、量程、動態范圍、采樣頻率是動態數據采集卡的四個關鍵性能指標。電壓分辨率越高、量程越大、動態范圍越大、可設置采樣頻率越大,則動態數據采集卡的性能越好。當前,提高動態數據采集卡的電壓分辨率、量程、動態范圍性能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提高A/D(analogue to digital,模/數轉換)芯片的轉換位來實現,但是高位數A/D芯片會由于轉換數位的增加而導致其采樣頻率降低。例如,目前位數最高的A/D芯片為28位,其采樣頻率最高只能達到100Hz,無法滿足絕大部分動態信號的采集,因而極少被使用。
現有性能較高的動態數據采集卡為基于24位A/D芯片設計的動態數據采集卡,其輸入信號的電壓分辨率最高可達到0.000005伏、量程最高可達到5伏、動態范圍最高可達到120dB,采樣頻率最高可達到5000Hz。
然而,在工程動態信號測試中,經常會遇到需要采集量程可能超過5伏甚至達幾十伏的信號,例如爆破、強震、沖擊振動等,也會遇到需要采集非常微弱的信號,例如地震監測領域的地球脈動監測、巖石破裂和斷裂帶活動等微振信號?,F有的基于24位A/D芯片設計的動態數據采集卡的量程、電壓分辨率、動態范圍還未能完全滿足這些信號的動態采集。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數據采集方法及裝置,以解決上述提及的至少一個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數據采集裝置,該裝置包括用于接收采集信號的信號接收模塊,該裝置還包括:低通濾波模塊,用于對采集信號進行低通濾波操作,以得到濾波信號;信號放大模塊,用于對濾波信號進行放大操作,以得到放大信號;模數轉換模塊,用于將放大信號進行模數轉換操作,以得到初始采樣數字信號;信號采樣模塊,用于對初始采樣數字信號進行最佳信噪比信號篩選操作,以得到最終采樣數字信號;以及輸出模塊,用于輸出最終采樣數字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數據采集方法,該方法包括:接收采集信號并對采集信號進行低通濾波操作,以得到濾波信號;對濾波信號進行放大操作,以得到放大信號;將放大信號進行模數轉換操作,以得到初始采樣數字信號;對初始采樣數字信號進行最佳信噪比信號篩選操作,以得到最終采樣數字信號;以及輸出最終采樣數字信號。
通過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提高動態數據采集的電壓分辨率、量程、動態范圍這三個關鍵性能指標,從而可以滿足爆破、沖擊振動、地震監測等工程動態測試的需求。
附圖說明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描述,本發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將更為清楚,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采集裝置的結構框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采集裝置的優選結構框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采樣模塊105的結構框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采集裝置的具體結構框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數據采集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國家電投集團江蘇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北京騰晟橋康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華東工程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何先龍,未經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國家電投集團江蘇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北京騰晟橋康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華東工程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何先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269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