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用噴灑方法使用的微生物肥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2232.X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034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范月娥 | 申請(專利權)人: | 范月娥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51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生物肥料 方法使用 噴灑 復合微生物菌劑 微量元素 化學肥料 葉綠素 硼酸 側孢芽孢桿菌 枯草芽孢桿菌 檸檬酸 農作物葉面 細黃鏈霉菌 原材料配比 乳酸桿菌 土壤酸化 直接供給 作物吸收 光合菌 抗逆性 碳酸鉀 重量比 鉬酸銨 病菌 生產成本 病蟲害 施肥 肥料 生長 土壤 轉化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能用噴灑方法使用的微生物肥料,包括:硼酸、碳酸鉀、鉬酸銨、檸檬酸、微量元素、復合微生物菌劑,所述的微量元素中按重量比是:鋅3份、銅0.4份、鐵0.3、錳0.3份;所述的復合微生物菌劑中含有酵毌菌10億/ml、乳酸桿菌5億/ml、枯草芽孢桿菌10億/ml、光合菌100億/ml、細黃鏈霉菌10億/ml、側孢芽孢桿菌5億/m。本發明所得到的一種能用噴灑方法使用的微生物肥料的有益效果是:該肥料增加農作物葉面光合強度,增加葉綠素成分,增強作物的抗逆性,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長,減少病蟲害的產生,本發明原材料配比科學,生產成本低廉,能代替化學肥料使用,避免土壤酸化,使養分在土壤中固定或轉化,直接供給作物吸收,施肥方法簡單,經濟效益顯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肥料技術領城,尤其是涉及一種能用噴灑方法使用的微生物肥料。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日益追求安全無污染的食品,因此,農作物生產中開發高效安全的肥料已經成為發展趨勢,而現有肥料大都留有藥物殘留,很多對人體有強烈的毒副作用,由于化學肥料的大量使用,土壤出現板結,酸化等現象,因此,要使農業生產連年豐收,又可使土壤避免酸化,使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必須尋找一種新的肥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一種能用噴灑方法使用的微生物肥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能用噴灑方法使用的微生物肥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組成:硼酸30%、碳酸鉀25%、鉬酸銨13%、檸檬酸12%、微量元素4%、復合微生物菌劑16%。
所述的微量元素中按重量比是:鋅3份、銅0.4份、鐵0.3、錳0.3份。
所述的復合微生物菌劑中含有酵毌菌10億/ml、乳酸桿菌5億/ml、枯草芽孢桿菌10億/ml、光合菌100億/ml、細黃鏈霉菌10億/ml、側孢芽孢桿菌5億/ml。
該肥料的生物原理是能提高細胞原生質的粘滯性,耐熱保水能力,降低作物在高溫下的蒸騰速庋,從而增強抗旱能力,并參與糖、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對作物的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理過程均有促進作用,多種微量元素不僅能促進幼苗生長,并能增加后期的籽粒數,從而提高產量,改善品質。
本發明所得到的一種能用噴灑方法使用的微生物肥料的有益效果是:該肥料增加農作物葉面光合強度,增加葉綠素成分,增強作物的抗逆性,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長,減少病蟲害的產生。本發明原材料配比科學,生產成本低廉,能代替化學肥料使用,避免土壤酸化,使養分在土壤中固定或轉化,直接供給作物吸收,施肥方法簡單,經濟效益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一種能用噴灑方法使用的微生物肥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組成:硼酸30%、碳酸鉀25%、鉬酸銨13%、檸檬酸12%、微量元素4%、復合微生物菌劑16%。
所述的微量元素中按重量比是:鋅3份、銅0.4份、鐵0.3、錳0.3份。
所述的復合微生物菌劑中含有酵毌菌10億/ml、乳酸桿菌5億/ml、枯草芽孢桿菌10億/ml、光合菌100億/ml、細黃鏈霉菌10億/ml、側孢芽孢桿菌5億/ml。
該肥料的生物原理是能提高細胞原生質的粘滯性,耐熱保水能力,降低作物在高溫下的蒸騰速庋,從而增強抗旱能力,并參與糖、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對作物的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理過程均有促進作用,多種微量元素不僅能促進幼苗生長,并能增加后期的籽粒數,從而提高產量,改善品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范月娥,未經范月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223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