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獼猴桃增產種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10362215.6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687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文慶;申金容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開心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05 | 分類號: | A01G22/05;A01G20/00;C05G1/00;C05G5/23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誠化育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劉英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溫州市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獼猴桃 增產 種植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蔬菜、花卉、稻、果樹、葡萄、啤酒花或海菜的栽培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獼猴桃增產種植方法,整地、育苗、移栽、追肥、田地管理步驟,其中通過獼猴桃浸種裝置對獼猴桃種子進行浸種,使得獼猴桃在通過溫水浸種時,能夠保證水溫一定,避免水溫隨溫度降低導致的下降,使得浸種的效果佳。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獼猴桃在生長過程中極易受蟲害,導致獼猴桃結果率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蔬菜、花卉、稻、果樹、葡萄、啤酒花或海菜的栽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獼猴桃增產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獼猴桃,也稱奇異果,是一種橢圓狀且外部呈綠褐色,表皮富有絨毛的水果。獼猴桃質地柔軟,且口感酸甜,富含獼猴桃堿、蛋白水解酶、單寧果膠和糖類等有機物,以及鈣、鉀、硒、鋅、鍺等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17種氨基酸,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葡萄酸、果糖、檸檬酸、蘋果酸、脂肪,因此被稱為水果之王。獼猴桃具有擴張血管、降血壓、降血糖、提高免疫力、質量肝臟疾病、消化不良、貧血等功效,因此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
由于獼猴桃深受人們的喜愛,因此種植獼猴桃也成了果農的首選項目。獼猴桃本身具備喜肥怕燒的特性,在種植時不易存活,并且在生長過程中極易受蟲害,會導致獼猴桃的結果率低。因此為了滿足獼猴桃的市場需求,申請人研發了一種獼猴桃增產種植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獼猴桃增產種植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獼猴桃在生長過程中極易受蟲害,導致獼猴桃結果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獼猴桃增產種植方法,包括整地、育苗、移栽、追肥、田地管理步驟,
A、整地:
在育苗前30-40天,對育苗地進行松土、清除雜物,并將育苗地按照1-1.5m的廂寬進行整地,并向每廂地施撒基肥,基肥為質量份數比為1:2:1的草木灰、磷肥和氮肥的混合物,且施撒基肥的量為0.8-1.2kg/㎡;施撒基肥5-10天后,向育苗地噴撒濃度為0.8-1.2%的波爾多溶液,且噴撒量為2-3L/㎡;育苗前3-5天向育苗地撒水,撒水量為3-5L/㎡;
B、育苗:
利用獼猴桃種子浸種裝置進行浸種24-30h,再將浸種后的種子與含水量為15%-20%的濕沙混合均勻,存放10-20天后,將種子和沙分離,并將種子和沙撒在廂地上,撒種的量為10-15g/㎡,并將種子和廂地的土混合均勻,再撒上4-8mm厚的沙,并在廂地上覆蓋薄膜;
C、育苗管理:
撒種15-25天后,每天下午6點-7點將薄膜揭開,次日早上7點-8點將薄膜蓋上;撒種30天后,將薄膜取下;
D、移栽:
移栽前30-40天,對種植地施撒質量分數比為1:1:1的磷肥、氮肥和尿素的混合物,施肥量為1-1.5kg/㎡,并向種植地澆水,澆水量為2-3L/㎡;撒種50-60天后,選取高30cm以上的獼猴桃幼苗進行移栽;移栽時按照5-6m的行距、3-4m的株距進行種植;
E、追肥:
種植30-40天后,每15-20天對獼猴桃幼苗進行一次施肥和澆水,每次的施肥量為200-300g/株,每次的澆水量為1-1.5L/株;種植半年后,每40-50天進行一次施肥和澆水,每次的施肥的量為250-340g/株,每次的澆水量為1.5-1.8L/株;種植一年后,每65-70天進行一次施肥和澆水,每次的施肥量為300-400g/株,每次的澆水量為2-2.5L/株;
F、病蟲妨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開心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溫州開心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22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環保型大棚茄子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西瓜長季節栽培土傳病害綠色防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