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磁推動式模具自動頂出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810362019.9 | 申請日: | 2018-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4657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31 |
| 發明(設計)人: | 左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合創模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02 | 分類號: | B21J13/02;B21J13/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199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鐵 控制裝置 模具 下模具 電磁推動 頂出機構 模型區 上模具 支撐板 磁鐵 磁鐵互斥 磁鐵連接 電源開關 電源連接 機械配合 生產要求 磁力 電源線 模具頂 頂桿 變形 電源 損傷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磁推動式模具自動頂出機構,包括上模具、下模具、磁鐵、電磁鐵和控制裝置,所述上模具設置有上模型區,所述下模具設置有下模型區,所述電磁鐵置于下模具內,所述磁鐵置于電磁鐵上側,頂桿一端與磁鐵連接,它的另一端與支撐板連接,支撐板置于下模型區內,所述控制裝置與電源的電源開關連接,所述電磁鐵和控制裝置通過電源線與電源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簡單的機械配合,電磁鐵產生的磁力與磁鐵互斥,通過控制裝置實現自動控制進而將模具頂出,避免了變形和損傷模具,保證了模具精確性,從而達到生產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電磁推動式模具自動頂出機構。
背景技術
精密鍛壓模具是指高溫金屬原料放入到金屬模型后經過模鍛得到具有一定形狀的制品的裝置。事實上為了控制模具的溫度,在模具上還有使冷媒通過的冷卻孔,加熱器等裝置。已成為熔體的材料進入模型區,經過冷卻階段后打開模具,成型機上的頂出裝置會把頂出桿頂出,將制品推出。在取出工件時,同時要滿足滑塊到位及定模插入滑塊,并且不能有過大的間隙會產生產品毛邊, 增加了模具難度和各個零件的加工精度。目前注塑模具頂出裝置大多使用頂桿將模具從模具槽中頂出,由于頂桿在一定壓力下可能會將模具頂變形,或者損傷模具,影響模具精確性,從而達不到生產要求。
鑒于以上問題,設計了一種電磁推動式模具自動頂出機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電磁推動式模具自動頂出機構。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電磁推動式模具自動頂出機構,包括上模具、下模具、磁鐵、電磁鐵和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設置有上模型區,所述下模具設置有下模型區,所述電磁鐵置于下模具內,所述磁鐵置于電磁鐵上側,頂桿一端與磁鐵連接,它的另一端與支撐板連接,支撐板置于下模型區內,所述控制裝置與電源的電源開關電信號連接,電磁鐵與電源的電源開關連接,所述電磁鐵和控制裝置通過電源線與電源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電磁鐵有兩件且對稱置于下模具內,所述電磁鐵包括鐵芯和線圈,所述線圈均勻纏繞在鐵芯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的電磁鐵置于置于安裝槽內,所述安裝槽置于支撐底座上,所述支撐底座置于下模具底部的中間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的上模型區置于上模具的中間位置,下模型區置于下模具的中間位置。
進一步地,壓力感應模塊置于頂桿I頂部的凹槽內,頂桿I置于下模具的左側,頂桿II置于下模具的右側,頂桿I和頂桿II對稱安裝,頂桿I和頂桿II的長度和寬度皆相等,所述壓力感應模塊與控制裝置電連接。
進一步地,計時模塊置于控制裝置右側面,所述控制裝置置于下模具的左側底部上,所述計時模塊與控制裝置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具的兩側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寬度大于頂桿I和頂桿II的寬度。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通過簡單的機械配合,電磁鐵產生的磁力與磁鐵互斥,通過控制裝置實現自動控制進而將模具頂出,避免了變形和損傷模具,保證了模具精確性,從而達到生產要求。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模具,2-上模型區,3-頂桿I,4-空腔,5-下模具,6-壓力感應模塊,7-電源線,8-控制裝置,9-計時模塊,10-安裝槽,11-鐵芯,12-線圈,13-支撐底座,14-磁鐵,15-頂桿,16-下模型區,17-支撐板,18-頂桿II。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合創模塑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合創模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1036201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軸承內圈與外圈的一體式鍛造方法及鍛造模
- 下一篇:自動模具





